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吴虹平周秀娟

1.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744300;2.甘肃省泾川县妇幼保健院744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包茎治疗的患儿1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7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B组70例,行套环环切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无粘连患儿手术愈合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粘连患儿,A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有效治疗小儿包茎,套环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切口美观,可作为治疗小儿包茎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粘连的包茎患儿,建议采用传统环切术,以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小儿包茎;传统包皮环切术;套环环切术;临床疗效

小儿包茎多发生于0-6岁小儿群体,之后,随年龄增长,小儿包茎的发病率会相应下降,但包皮问题依旧会存在。小儿患病后,常会出现包皮垢存积、反复感染、尿频、排尿不畅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阴茎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对A、B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分析探讨了两种手术方法在小儿包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包茎治疗的14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取得了所有患儿家长的同意。按照双盲法将1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70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1±2.2)岁,包括27例有粘连患儿,43例无粘连患儿;B组70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2±2.1)岁,包括26例有粘连患儿,44例无粘连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传统包皮环切术:常规消毒,铺巾,予以患儿阴茎根部阻滞麻醉,若患处有粘连,需先动作轻柔的分开包皮和阴茎头,并在阴茎背侧位置作纵行切口,翻转包皮,以活力碘纱布对阴茎头和包皮内板进行消毒,以3把小弯钳在6点和12点位置提起包皮内外板,之后,以弯钳进行钳夹,用手指对阴茎头距离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采用激光将多余包皮切除,止血,进行伤口缝合,在伤口上涂抹红霉素软膏,并以干净敷料将伤口包扎好。术后,可给予患儿适量抗生素和止痛药,并及时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B组套环环切术,术前处理同A组,完成阴茎头和包皮内板的消毒处理后,套入大小适宜的塑料套环内环,之后,翻转包皮裹住内环,上外环,对包皮长度进行相应调整,固定还外环螺丝,将多余包皮组织剪去,无需进行包扎。术后给予患儿适量的抗生素和止痛药,术后8-10d将套环拆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可知B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无粘连患儿术后愈合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粘连患儿,A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A组有粘连患儿27例,无粘连43例;B组有粘连患儿26例,无粘连44例。

2.2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知A组患儿中,共有11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伤口裂开渗血患儿,4例粘连患儿,3例剧烈疼痛患儿以及1例重度水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5.7%;B组患儿中,共有3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剧烈疼痛患儿和1例粘连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卡方值为5.079,P<0.05。

3讨论

小儿包茎指由于阴茎包皮口过窄导致的包皮上翻困难、阴茎头不能显露现象。小儿包茎发生后,会导致阴茎头部分分泌物在包皮内积聚,并形成包皮垢,进而引发各类细菌感染,甚至诱发阴茎癌。因此必须对包茎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

本次研究分别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对A、B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由上述结果可知,B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表明套环环切术耗时更短,这也就意味着套环环切术更适宜因惧怕心理无法长时间配合治疗的小儿包茎患者的治疗。同时,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3%)也明显低于A组(15.7%),表明套环环切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套环环切术对患儿进行治疗,除非套环脱落,是不可能发生伤口出血情况的,因此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但套环环切术需进行长时间持续夹闭,疼痛持续时间也相对较少,本次研究中,B组患儿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此外,A组有粘连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表明在有粘连包茎患儿临床治疗上,传统包皮环切术可有效缩短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分析认为,传统环切术术后会对患处进行包扎,能够有效减轻外界因素对初显露阴茎头柔嫩皮肤的刺激[3]。

由上可知,两种手术方法各具优势,在对包茎患儿进行治疗时,还需充分考虑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肖波,潘铁军,胡胡,等.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治疗中的比较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2):99-100.

[2]杨槐,陈波特,赵永斌,等.几种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观察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983-1985.

[3]邢文通,韩多亮,潘爱民,等.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套环包皮环切术疗效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