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说板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口诀说板演

褚庆硕

褚庆硕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一、板演原则:

口诀:

能做几题做几题,

能叫几人叫几人。

多人一题分区域,

谁做谁讲疑则问。

说明:

我们希望把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室”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学堂”,尽可能地用黑板来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充分的暴露出这些问题,并能够及时地予以解决。避免问题累积,最后导致积重难返。黑板是学生学习的天地,多一块黑板,学生就多了一片学习的天地,天地大了,学生的视野、舞台也就大了。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害怕学生出现问题与错误,要认识到学生出现的问题与错误正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端正对出错学生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出错才是正常的。只有暴露出问题来,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平时把问题都掩盖起来,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们已是积重难返、无所适从、不可收拾了。更何况,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要想到,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们老师考虑问题的不足。

基于以上想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实现黑板最大化,把后黑板彻底解放出来,与前黑板一样服务于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阵地。杜郎口中学的每个教室中都有四块黑板,一次就可以有一半的同学进行板演,两次板演全班的同学就会都有一次展示的机会。我们要学习杜郎口中学,不一定也在每个教室中都挂上四块黑板,但是,我们可以把教室后面的黑板用上,后黑板不一定非要出黑板报,要建立宣传阵地,完全可以用手抄报的形式。有几块黑板就用几块黑板,能板演就板演。能找几个人板演就找几个人板演,若能找六个人,就决不找五个人。能板演几道题目就板演几道题,能板演六道题就决不板演五道题。多一道题,多一个人,就有多反映一个问题的可能。

板演时根据板面情况多找几名同学来做同一道题目,以求尽可能地呈现不同方法,发现不同问题,暴露问题多多益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板书设计,留出板演空间,板演时还要为学生合理地划分一下区域,尽力使板演内容清晰规范。

有的学校条件比较好,老师们习惯用实物投影来展示学生的练习,这还需要板演吗?我想,实物投影是不能替代板演的。因为用实物投影来展示学生的练习中的问题,每次只能展示一位同学的,换下一人时,全体同学们必须先拿出时间来熟悉内容,辨别对错,清理思路,这无疑要降低课堂效率。而且做这一道题目时可能出现的错误、问题、好的做法等等,就只有老师才能掌握。而如果有足够多的同学来板演同一道题目,最起码练习速度较快的同学们就会一目了然,有一个整体把握了。

同学们板演后,也不用我们教师来讲解,不妨就让板演的同学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思路,也许同学们更喜欢听,可免对教师的审美疲劳。如果谁有疑问,可以提出来请负责讲解的同学解答,也可以大家一起讨论。教师则应积极地承担组织、引导与合作的责任。千万不要不放心又跑到讲台上,再给学生讲一遍。有一次在一所学校听课,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老师让学生上讲台讲题,可是我发现在认真听的同学并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每次每一位学生讲完后,这位老师都要自己再讲一遍,而且当然是老师讲的更好,所以学生们自然只要等着听老师讲就好了。这就使前面学生的讲不再有效果,老师开始的设想落空了,还不如干脆就老师讲呢。

二、板演辨评

口诀:

题目辨评分次序,

一步辩明再继续。

先横后竖是原则,

每个步骤都牢固。

说明:

在辨析评价学生板演的题目时,有一种独特的做法。比如,有四位同学进行板演,分别做了四道题。我们在过去处理时,一般是处理完第一题后,再处理第二题,处理完第三题再处理第四题。而现在则是先统一处理一下从第一题到第四题每一题的第一步,看每一位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规范和加深理解。看完所有的第一步后,统一再看第二个步骤。当遇到某一步骤属于旧知识时,只需简单处理即可,就是说,应该重点强调新知识的新环节所在的步骤。这样比处理完第一题,再去处理第二题,效果要好。这样做,即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能在对比中加深对每一个步骤的认识,同时也强化了对格式、步骤的规范要求,确实可以提高效率,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