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张敕

张敕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窒息新生儿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患儿55例,发生率为78.6%,其中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发生率为57.1%,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患儿死亡0例,病死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死亡3例,病死率为10.7%,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率高,重度窒息死亡率高,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可保护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器官功能损害;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210-02

新生儿窒息是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病理生理特征、由缺氧而引发呼吸、循环障碍致使胎儿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的疾病,这种缺氧缺血性病理改变会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新生儿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主动积极的干预,可降低伤残率、死亡率并能够有效预防远期后遗症,已经在临床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1]。现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为出生后24h内)作为研究对象,对先天性畸形患儿予以排除,其中男患儿38例,女患儿32例;自然分娩32例,剖宫产38例;早产儿40例,足月儿30例;出生体重<1500g有15例,1500~2500g有36例,>2500g有19例;轻度窒息患儿29例;重度窒息患儿41例。

1.2方法

采用Apgar评分标准,生后1min、5min为0~3分者为重度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器官诊损害诊断如下:①脑损害。以头颅CT和MRI检查HIE、ICH,轻度和中度HIE属于轻度损害,重度HIE及ICH属于重度损害。②心脏损害。心律失常、CK-MB升高、ST-T改变属于轻度损害,心力衰竭、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属于重度损害[2]。③肺损害。呼吸衰竭Ⅰ型属于轻度损害,Ⅱ型或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属于重度损害。④肾损害。镜下血尿表示轻度,出现少尿为重度。⑤肝脏损害。以GPT为40U/L参考标准,GPT>40U/L表示存在肝脏损害。⑥胃肠损害。胃滞留、腹胀表示轻度,胃肠出血、结肠炎表示重度[3]。存在2种及以上器官功能受损情况,为多器官功能损害。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程度

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脑、心、肺、肾、肝和胃肠,从程度来看,心肺损害以重度居多,详见表1。

2.2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发生情况

70例窒息新生儿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患儿55例,发生率为78.6%,其中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发生率为57.1%,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功能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患儿的治疗和预后

所有患儿均给予吸氧、保暖、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轻度窒息患儿死亡0例,病死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死亡3例,病死率为10.7%(3/28),死亡原因为严重肺出血、颅内出血和心力衰竭各1例。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窒息会对新生儿各器官功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器官损害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4]。本组研究中,70例窒息新生儿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脑、心、肺、肾、肝和胃肠,从程度来看,心肺损害以重度居多;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患儿55例,发生率为78.6%,其中多器官功能损害40例,发生率为57.1%,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功能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轻度窒息患儿死亡0例,病死率为0;重度窒息患儿死亡3例,病死率为10.7%,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结合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特点,应尽量防治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出生,在围产期加强护理及心肺复苏和复苏后的监护,尤为关键,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保护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秀英,胡玲,高燕勤等.49例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0(1):91-92.

[2]薛碧萍.42例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6(4):494-495.

[3]卢红霞.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4]刘俊燕,熊涛,冯虹等.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2(4):9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