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物资供应流程设计与物流服务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探析电力物资供应流程设计与物流服务模式

孙海燕

(大兴安岭供电公司物资供应中心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电力物资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电力市场的物流主要是采购及供应的物流,电力物资的规格和品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电力物资供应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电力供应企业的运营成本中,电力物资物流服务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加快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物资供应流程的设计,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模式,降低电力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使电力行业实现更快速、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物资;供应;物流服务

1物资供应管理流程设计

1.1物资供应管理流程的设计思想

本文结合航天企业物资管理的经验和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提出的物资供应管理流程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目录作源头,统一代码贯始终,一套单据传到底,条码技术增效率,物流标准保运行。

1.1.1规范和执行物资选用目录和合格供方名录,从源头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水平

物资需求计划来源于生产计划,生产基于设计图或工艺主辅材料表等文件。设计和工艺人员要从《物资选用目录》和《合格供方名录》中选用物资和供方,超出名录之外的选用应经过严格审批。《物资选用目录》和《合格供方名录》已经成为航天技术人员进行物资选用,物资部门进行采购的两个最基本的指导书。这两个名录是实现统一选用成熟物资,压缩物资种类和供方,实现物资管理标准化的源头,也是规范和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源头。做好了物资选用,后续的物资管理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2统一的物资管理信息代码要贯穿物资管理的全过程

保证物资管理从始至终的所有环节的可追溯和信息交换的互通,是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也是航天科研生产的要求。实行统一的物资代码、供方代码和采购计划编号(或订单号),并把这三个代码从物资管理的最初赋码到全过程流转统一起来,是实现可追溯性管理和信息交换互通的有效办法,代码也是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协同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基础。代码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条码技术的基础,新兴的物联网也是基于代码和条码技术的。当然除了这三个代码,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很多其它代码,但这三个代码是实现物资管理可追溯性、信息交换的最基本的代码。

1.1.3一套延续性的单据在物资供应过程中流转到底

基于业务交接、信息流转和逻辑运算需要,以物资代码的主要物资特性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延续性的单据要从始至始流转,实现物流活动的进程和物资状态可监控、全透明(让合适的人看到,获得合适的信息)。一系列延续性的单据从始至终流转,也是实现物流交接过程清楚、无缝联接、闭环管理的重要手段。

1.1.4用条码技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利用条形码和其它识别码技术,提高实物移动和监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和数据录入的环节(或次数),提供快捷、方便、准确的物流服务。条码技术在民用商品管理中已经普及,但军工产品使用条码技术的还很少。航天企业应抓住国家振兴物流业和扶持物联网的政策,大力推动条码和其它自动识别技术(如射频技术)在航天军工物资供应中的应用。

1.1.5制定规范的物资管理标准保证流程的有效运行

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操作要求的固定化,数据来源的数字化,表单格式的标准化,人员职责透明化。因此,建立起一整套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保障,没有物流标准化,物流要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效果要大打折扣,甚至存在中途夭折的风险会很大。如果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层次,应该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体系。

1.2物资供应管理和单据初步设计

设计人员从两个名录(选用目录和供方名录)中确定设计需求(表现为物资代码、供方代码),通过工艺定额、制定需求、采购、仓储和配送等流程运作,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一套单据和条形码传递信息),把顾客需求的物资迅速提供给顾客。物资管理过程中的物资统计、财务管理和质量问题处理都可以通过代码或条码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展开到操作环节时,就要明确这个环节具体由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标准是什么?这样整流程就便于具体人员执行和计算机处理了。

给每一个表单编号,表单与表单的内容大部分都取自物资代码和供方代码中的相关属性,这样表与表之间就有了信息交互的内容和载体,若在表单和实物上实现条码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

2电力物资的服务模式

电力供应企业一般下设电力物资储备仓库、电力物资配送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其物流服务模式多种多样,下面就对其物流服务模式做以简单阐述。

2.1供应商服务模式

供应商服务模式是一种点对点的配送模式,电力物资直接由供应商送达施工现场,这种服务模式主要适用于标准化程度低、运输成本高、需求数量大、单位价值高的物资。物流服务中心要做好物资的生产、发货、运输、到货的全程跟踪监控,做好物资的验收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效的减少了仓储和资金的占用成本,没有二次转运的费用。缺点是导致供应商运输成本的增加,使其送货的积极性降低,同时具有采购周期长的缺点,采用这种服务模式,对及时性、准确性、计划性有很高的的要求。

2.2仓库服务模式

这是一种点对面的服务模式,电力供应企业进行大批量的电力物资订货,供应商生产好物资后,将物资送到电力供应企业的仓库,电力供应企业的内部配送中心再根据各个单位的需求进行电力物资的分配和配送。这种服务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随时保证各个单位的供应需求,供货商进行批量的供货,供货效率高,送货积极性也得到提高,能够有效的减少采购成本。缺点是增加了仓库的占用成本和二次转运的成本。

2.3配送服务模式

配送服务模式同样是一种点对点的配送模式,供应商将大批量的电力物资送到电力供应企业所指定的交货地点,电力供应企业的内部配送中心再将物资送到施工现场,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提前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运输的风险相对较小。缺点是使配送中心和采购方的风险有所增长。

2.4应急服务模式

这是一种面对点的服务模式,应急的储备物资由物资供应商和电力供应企业的储备库送到应急施工现场。应急的物资主要有后勤保障物资、应急照明、检修工机具、备品备件等。应急服务模式主要适用于突发灾害、生产抢修、用电高峰期等情况下。应急服务模式的优点是物资种类齐全、配送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具有可靠的保障。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库存面积,使库存成本增加。

2.5用户管理库存服务模式

用户管理库存服务模式是一种协议储备模式,电力供应企业与物资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供应商将生产好的订单物资,存入仓库,为用户代为保管,当电力供应企业需要使用这些物资时,直接从供应商的仓库调拨。同时供应商要保证仓库的额定储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大大降低了订货费用和物流运行成本。

2.6物流服务模式选择策略

物流服务模式选择的原则是根据供应特点、存储条件、供求关系、运输成本、标准化程度、单位价值、物资的综合需求量、需求特点、物资的特点、物流配送策略等特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应急服务模式可用于需要时间紧急的电力物资,用户管理库存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可以用于应急物资的储备。配送服务模式可以用于配送单位价值高、运输成本高的电力物资的配送。运输成本低、单位价值、标准化程度高的电力物资可以采用仓库服务模式。标准化程度低、运输成本高、需求数量大、单位价值高的电力物资可以选择供应商服务模式。

3结语

电力企业的物资供应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信息的动态变化确立适合自身的物资供应管理设计和服务模式,保证电力企业能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明确分工与责任,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朝阳.加强电力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视界,2013

[2]丛日杰,王倩.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科技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