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情境引发共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驾驭情境引发共鸣

徐越

徐越(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德州251100)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可。我们在试图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同时,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轻松、更愉快。而达到这一标准,课堂情境教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情境设置,把它当成了“敲门砖”,学生的兴奋点仅仅停留在短短几分钟的主题图情境的学习中,剩余的30多分钟依然让孩子们沉浸在固定的解题思路中。怎样把丰富的情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情境不再形同虚设,而是发挥导向和牵引作用呢?

一、将静态的主题情境图赋予动态的情境活动内容

鲁版教材的情境图,都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相对独立的故事或活动为素材,从而试图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产生利于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材以野营为素材,让学生观察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情境图中提供的场景,准备了孩子们喜欢的火腿肠、口香糖、小面包、大枣等小食品作为活动的材料,然后从每组内选择一名同学共4人参与活动,再选择几名同学依次分发食品,然后把算式写在黑板上。此活动凝聚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兴趣盎然,争相回答问题,这样的气氛,哪个孩子不想参与融入其中呢?比起在黑板上僵硬地画、圈,用课件形象的展示,有效的情趣是不是更能赢得孩子们的心呢?

通过对教材有生命力的观察,把静态的信息图改变为动态的实际操作,孩子们通过具体的分一分、玩一玩这样有趣的形式充分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无处不在的乐趣。活动的意义远远大于教师机械的知识传授。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身边时时有数学,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二、迁移情境,把枯燥的情境燃起新的生命力

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虽然每节信息窗都给予了积极有趣的内容,但孩子们在学习之后还是记忆不准确、运用不熟练。一次我在讲授课后练习题时,教材采用了古老的练习方式,利用表格填口诀,目的是让学生练习熟练的口诀。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说着。刹那间,我眼睛模糊了一下,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教材出示的像迷宫一样的路线图不很有吸引力吗?恰好可以巧用到这里嘛!表格不就是隐形的迷宫吗?令孩子们痴迷的迷宫,那肯定也会迷恋我的口诀呀!话题一转,我说:“12在哪里?利用哪句口诀可以得到它?谁能找一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比划着。看来他们还挺喜欢,由此我说既然大家口诀不熟练,给你个机会,老师下节课就做个游戏,我在一张大纸上画一张表格式的迷宫,上面是森林里小动物们集会,动物的下面藏着按位置摆放好的口诀的积,谁愿意挑战自己,猜对了动物下面的数,而且说出口诀的同学,那这个小动物就将跟随你到永远。说完,课堂里不由自主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激动、高兴。结果不言而喻———效果斐然。

情境的创设,自然、简单、引力十足,学生在喜爱的情境中不自主的投入、兴奋、释放、思考,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延续了再延续,这种延续是自愿的、强烈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难道这样的情境不值得迁移、复制、改变吗?学生的表现和变化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当然,教材的情境图并非适合所有地区孩子的口味,对情境的构建,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那就是合适的,只要能刺激、吸附学生的积极思维,那就是有效的。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引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让他们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这才是情境教学的核心内涵。即使我们走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即使我们落入了情境教学的低谷时,只要我们努力,所有的方向都是向上的,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情境”这一教学资源的效益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