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1
/ 2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王蕊

王蕊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保髓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被进一步应用至临床上。

关键词: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急性牙髓炎;应用价值

急性牙髓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疼痛症状,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以开髓减压引流术以及保髓疗法为主,为探究有效疗法,减轻患者患病痛苦【1】。研究选择4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分组治疗,通过比较不同疗法的治疗结果探析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选择50例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实施保髓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治疗,各25例。对照组:男性病患14例,女性病患1例。患者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为(60.2±4.6)岁。观察组:男性病患15例,女性病患10例。患者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为(60.3±4.9)岁。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基础病例资料,结果均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良好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牙髓炎。②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③均存在自发性阵痛、冷热测试时存在疼痛加重表现。④患牙叩痛⑤存在明显深龋,无牙周袋。⑥均意识清醒可进行正常沟通。⑦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保髓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则可进行穿髓,直径为1mm,如有必要可进行适当扩大。对窝洞进行清洁,将浸有丁卡因注射液的棉球放置于髓腔,短期封闭髓孔。待自发性疼痛症状消失后则可在穿髓位置放置沾有Ⅰ号粉干棉球以及丁香油进行临时封闭,1周后进行诊。确定无疼痛症状后则可将Ⅰ号粉(主要成分为99%头孢唑啉钠以及1%地塞米松)干棉球取出,放置沾有Ⅱ号糊剂(主要成分为33%头孢唑啉钠、66%的氢氧化钙以及10g/L地塞米松加入1%的丁卡因液)的棉球,进行穿髓点封闭,1周后复诊。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对患者实施拒不麻醉,奇效后打开髓腔,将甲硝唑丁香油液放置在开髓孔位置,隔绝牙髓腔。使用浓度为0.2%的甲硝唑注射液含漱,引流期过后将牙本质龋腐刮除干净,并在开髓位置放置丁香油棉棒,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对开髓窝洞进行冲洗并实施隔湿以及干燥处理,并进行消毒,之后使用牙胶进行临时封闭,3~4天后使用甲硝唑糊剂以及氢氧化钙进行封闭,2周后进行双层垫底填充,1周后复诊。

1.3评价标准

如若患者的水肿、牙髓充血以及疼痛均已消失,则为显效;如若患者的水肿、牙髓充血以及疼痛均有改善,则为有效;如若患者的水肿、牙髓充血以及疼痛没有变化,反而出现了一定的加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采用(%)表示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结果

观察组,1例无效、4例有效、15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6例无效,7例有效,7例显效。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对比,(X2=4.3290,P=0.0374)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急性牙髓炎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病因为细菌感染。临床检查多见深龋等实质性牙体硬组织缺损。因为急性牙髓炎主要是由于牙髓炎出现炎症之后导致前列腺素、组胺等物质被释放,进而降低神经感受器痛阀产生的,且加之牙髓腔内压力上升和周围牙髓腔没有良好的适应性,导致患者神经纤维受到强烈刺激【2】。所以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尽快缓解并根除急性牙髓炎所引起的痛感以及及时清除髓腔内炎症介质为主要方法。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上,实施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能够有效的清除感染、肿胀牙组织,降低髓腔压力,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目标。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快缓解并根除急性牙髓炎所引起的疼痛症状,尽快将髓腔内的炎症介质清除。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以及保髓疗法是临床治疗急性牙髓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前者可彻底有效的将感染、肿胀牙髓组织清除,降低髓腔压力,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3】。

保髓疗法主要是是将失活剂封入至患者的体内,促使其体内血栓的有效形成,对神经纤维起到诱发作用,使其坏死,进而对炎性因子起到一定的阻滞功效,防止其进至患者的牙髓处,实现治疗这一最终目标。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将患者体内感染的牙髓组织彻底清除,对髓腔内部的压力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此外,该治疗方法是对患者的髓腔进行暂时性的封闭,进而避免炎性介质渗入至患者体内,实现治疗这一最终目标。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采用保髓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明显比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的观察组低,差异非常明显。从该结果也可以看出,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是高于保髓疗法的,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被进一步应用到临床上。

参考文献:

[1]张仲芹.观察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75.

[2]万瑾.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58-59.

[3]刘红艳.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