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肿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肿物分析

李美

李美

(新泰市中医院影像科271200)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肺肿物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患者肺部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4项指标的数值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的各项灌注参数数值均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物,其中BV、BF、MTT和PS等4项指标的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肺癌和肺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水平。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癌肺良性肿物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164-01

螺旋CT具有显示肺内结节和肿块的影像学征象的能力,可以提高肺内肿块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水平,但是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只依靠疾病的病态形态学进行诊断还存在一些问题[1]。随着我国医学和各种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为疾病功能性诊断提供了可能性,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血管和各类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脑肿瘤和胰腺肿瘤疾病的应用中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肺肿物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结果相对较少,为此,我院以68例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和肺良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肺肿物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56.3±9.4)岁。从肿物的性质来看,肺癌患者有50例,其中26例为腺癌,24例为鳞癌;其余18例为肺良性肿物患者,包括8例炎性假瘤患者、8例结核瘤患者和2例错构瘤患者。

1.2诊断方法

诊断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OptimaCT660,检查时,患者应采取仰卧位,保持平静状态,进行扫描时患者的呼吸要均匀。首先需要完成常规的定位扫描,选取病灶两层实行部分中直径最大的一层,使用CT多层同层扫描的方法对病灶行灌注扫描,采用电影扫描方式,成像速度参数设置为每秒1帧,技术参数设置为120千伏和150毫安,DFOV参数设置为18-22厘米。规格为300mgI/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给药为50毫升,通过高压注射器在患者的前臂进行浅静脉注射,注射的速率应控制在每秒3.5-4毫升之间,可延迟4.8秒。扫描的矩阵规格为512×512,层厚为10mm/2i或5mm/4i,扫描的时间不能低于40秒。

1.3观察指标

使用灌注软件包对CT灌注成像的数值进行分析,确定图像的CT域值范围,然后对BV、BF、MTT和PS等4项指标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验,肺癌患者的BV、BF、MTT和PS等4项指标的数值要高于肺良性肿物相应的关注的灌注参数值,且两种患者的BV、BF、MTT和PS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肺癌和肺良性肿物BV、BF、MTT和PS数值的对比

注:BV的单位为ml/100mg,BF和PS的单位为ml/(100mg?min),MTT的单位为秒。

3讨论

由于CT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时间分辨率,所以成为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式,但是和脑、肌肉和肝肾等部位的CT灌注成像不同,肺脏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呼吸器官,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移动幅度。如果不能在CT灌注规定的40秒扫描时间内进行有效屏气,就会对灌注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在本次研究中,肺癌和肺良性肿物CT灌注成像的BV、MTT和PS参数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肺癌的参数值均高于肺良性肿物,这和郑纪永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其中BV值反映的是血液在病变内脉管系统内的容量,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好的敏感度;PS灌注值的意义表明病灶内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所以它们在肺癌和肺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官红莲.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肺炎及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12.

[2]朱才松,杨军,吕琦,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9,03(11):204-208.

[3]郑纪永.64层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D].南昌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