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6号教室”里考证我校的学生———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在“第56号教室”里考证我校的学生———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李运芳

道德发展在哪一阶段?雷夫先生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让我深思:我校的孩子目前道德发展在哪一阶段呢?不如来个调查。调查一个班,让每个孩子回答:你为什么做作业?不做作业家长要批评,老师要批评,不做作业家长要被请到学校,不做作业要罚站,不做作业要罚写,不做作业要送到教导处受学校领导批评……此类学生有15人,他们属于雷夫先生所说的道德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做好作业老师在作业本上可以画笑脸,做好作业可以评为优秀作业,做好作业老师可以让我当小组长……此类学生6人,他们属于雷夫先生所说的道德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做好作业老师就不会批评我,做作业家长也不会批评我,做好了作业老师会喜欢我……此类学生3人,属于道德发展的大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小学生应该做作业,我们的班规要求学生要做作业,此类学生13人,属于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像“不写作业,会伤害老师的身体”等道德发展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的学生没有,像“即使老师不布置作业我也会主动给自己布置作业并写作业”的道德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的学生更是没有。调查结果让我很是惭愧,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多在低级阶段,高级阶段很少企及。认真学习雷夫先生“道德发展六阶段”原理,重新梳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问题,立刻转变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思想,让我们的孩子也如“第56号教室”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

阅读兴趣是否有一辈子?我把雷夫先生设计的3个问题的阅读检测拿给我校的孩子回答,“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有3位同学回答“是”,“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仅有1位学生回答“是”,“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在棉被下看书?”2人回答“是”,三道题都回答“是”的只有1人。雷夫先生说三个问题都回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调查37人只有1人注定一辈子爱看书。平时我们也很注意孩子们的阅读,可在“乐趣、热情、引人入胜”等方面做的很少。把“笑声和泪水”作为阅读评价项目,让孩子们一辈子喜欢阅读。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每一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把阅读内容与我的孩子链结,通过考证学生来考问自己的教育教学。也许我永远不可能创造像雷夫那样的奇迹,但向雷夫学习我会永不停止。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胜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