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武强

武强(大名县大名镇南关回民学校河北大名056900)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对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至关重要。如何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在实践中,我有下列几点体会。

1.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数学的根本

态度往往是内因的表现形式,而内因又是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态度如何,往往决定学习自觉性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好孬,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数学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事业心的强弱。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用正确的引导方法,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耐心、爱心、事业心和对工作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时常会碰到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没有什么学习目标,更没有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的现象。有的盲目追求分数和名次,仅仅是为了面子好看;有的为了应负家长的高要求,因此一两次考试失利就灰心丧气,甚至破罐破摔,认为学好数学难度太大,自己天生就不是学数学这块料;也有的认为学数学用处不大,思想上产生抵制情绪,行动上很不自觉,考试时搞点小聪明,致使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一位文科班的同学在与我谈心时说,“除了高考,我们文科生学这么多的数学有什么用,以后上街买菜会个加减不足够了?”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采取下列方法。

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摸清学生不同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我通过班会和个别谈心等形式,引导学生畅谈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对于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数学学习,让他们明确数学不仅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学科之一,更是人类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当今世界任何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这一基础学科。这么重要的一门科学不仅必须学而且必须学好。尤其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更是“偏爱”,不歧视更不放弃,当众说玉,私下指瑕,不伤害其自尊心,对他们思想上的细微波动都给予关注,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引导他们坚信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有未被开发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端正态度,克服不正确思想,提高学习自觉性。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平时我尽量避免空泛的说教,多拿身边看得见、听得着的例子激励学生。高中段学生普遍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总想找机会显露自己,以便赢得老师赞赏和引起同学们注意。对此我注重多表扬少批评,多抓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氛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曾在班级开展“每月一星”活动,把每次月考中数学进步最大的同学评为月度数学明星,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励,并让他们走上讲台畅谈取得进步的秘诀。这就创设了一个展示的机会,使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自豪感,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能亮开思想,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有的同学介绍因为思想上的转变而产生了学习动力;有的同学介绍因为学习方法的改进而产生了学习兴趣;有的同学介绍如何临场发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窍门……同学们听后深受启发,产生了共鸣,班级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气氛更浓,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竞赛式的学习氛围,不少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习态度进一步端正,学习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2.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途径

所谓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对于数学学习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难学好。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成效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这是学好数学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教师传授知识基本上都在课堂,可以说课堂教学中凝结着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是教师对所教知识点的总结和再加工。上课认真听讲,抓牢课堂45分钟,就抓住了学习的关键,成功了大半。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为了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对于每节课我总是精心设计教案,认真钻研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牢,我力求做到不求题目多,但求思维容量大,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力求从每道题目中悟出一个道理,用一、两道例题带出一串方法,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针对高中数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等特点,坚持精讲精练。在授课中根据学生基础引导学生对典型例题反复分析,仔细推敲,认真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我在讲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中的问题时,就筛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在△ABC中,已知acosA=bcosB,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条件,然后引导他们分析:此题给出的关系式中,既有边又有角,可考虑从“统一”着手,可用余弦定理统一转化为边的关系,也可用正弦定理统一转化为角的等式,也就是说两种思路都可以解决此题。接着请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示范两种证法,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师应在授完每节课后,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不少同学上课听得懂,但不想做作业,结果是“狗熊掰棒”得到的没有丢的多,对此我总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习练。课后作业不仅用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用来训练解题速度。许多学生向我反映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完全不会做,而是会做的题目做不完。我认为提高解题速度应从平时抓起,对每次布置的作业,我总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把每次作业都当成测试,久而久之解题速度也就训练出来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抓牢基础,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有些同学对基础题不愿顾及,专门喜欢抠难题,把大量时间用在这些爬坡题上,而忽视了基础东西,认为多做这样的题目才有助于提高考试分数。结果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仅成绩没有突出,反而心理上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厌倦和畏惧,失去了学习兴趣。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多次阅卷和试卷分析结果来看,影响考生得分的关键是基础扎不扎实,由于基础不牢而影响其充分发挥潜能,结果不难的题做不对,难的题更是无可奈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避免题海战术,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且不要把过多时间浪费在一两个难题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自如,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中提高兴趣,在兴趣中获取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兴趣性和成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