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研究进展

王莹莹1赵艳娟2杨槐松3王丹4

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110000

【摘要】护理不良事件带来的诸多社会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广泛重视,其中护理安全发展成为医疗机构中护理管理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优质性护理服务开展的基石。本文总结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订相应防范对策,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有助于制订相应措施以预防类似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2]。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现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

1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及危害

研究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来进行分类。韦武燕等[3]依据香港医管局《不良事件管理办法》中的分级标准,结合实际情况修定5个类别的伤害。①无伤害:事件未对患者造成伤害。②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③中度伤害:需额外的评估或观察、简单的处理。④重度伤害:需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⑤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功能障碍。而任中杰[4]将不良事件简洁的分为2类,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正确的医疗造成不可预防的伤害)和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医疗中由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核心目标。然而医院各类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和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有研究指出,4%的患者在医院受到医疗不良事件伤害,70%的医疗不良事件导致患者短期伤残[5]。

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状况

尽管不良事件报告对于改善患者的安全意义重大,但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与实际发生数量相差甚远。WoodsD等[6]的研究表明,美国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的医疗机构不良事件报告率仅为1%。美国医学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4.4万至9.8万人死于可预防的不良事件[7]。有学者选取了伦敦2所妇产医院分娩记录进行回顾性病历审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仅报告了筛查结果的23%[8]。由此可见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与实际不符。

3阻碍护理不良事件暴露的因素

3.1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

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他对一项护理操作是否定义为不良事件的判断能力[9]。高学历护理从业者因对理论知识掌握相对会更全面,对护理安全也有较高的认识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工作10年的护士,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有较多机会参加各种护理继续教育,对于新理论、新知识掌握的好,对护患安全认识较深,因而对不良事件多能主动报告。但大多数临床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认识不足,当事件发生时,竟然意识不到是属于不良事件的范畴。在有陪护的情况下患者意外坠床,没有造成患者的伤害,认为不属于护理不良事件。正是这种不认知的态度,导致了护士的无意识隐瞒。

3.2当事人对不良事件的心理状态

有研究者[10]对23名曾发生过护理差错却被动发现的护士进行访谈,56.50%的护士在出错后的第一心理反应就是害怕受到处分,影响到自己的前程,47.80%的护士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隐瞒真相,不被管理者发现,有30.40%的护士对差错的处理方式感到恐惧,害怕受到严厉的处罚。另有研究者[11]对8名近2年发生过护理差错的临床护士同样做了调查,以了解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多数表示,担心与不安会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因不知将被如何处置而惊慌与恐惧,不敢也不愿主动上报。当事人的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不良事件的暴露,发生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被隐藏。

4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状

4.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多采取逐级上报,流程如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及相关的药品、器械,当事人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主任,护士长当日报告总护士长,总护士长报告护理部;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内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将讨论结果提交总护士长,并对讨论结果提出建设性意见,于1周内将报告表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事件进行讨论,定期跟踪改进措施的落实。

4.2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策略

4.2.1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管理办法,对一般护理不良事件24小时内上报严重的2小时内上报。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提高护理人员对错误的认知防范能力。

4.2.2鼓励暴露不良事件,提高主动呈报率,提倡无处罚安全文化[12]对主动呈报避免护理差错发生者给予奖励多次发生同样不良事件者调整层级岗位并加强培训。

4.2.3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与慎独精神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护理部及科室要经常组织培训讲座,制定完善的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规范低年资护士临床培训工作。

4.2.4加强医护、护患沟通,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护士应树立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以减少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13]。

【参考文献】

[1]杨莘,王祥,邵文利,等.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

[2]WilsonRM,HarrisonBT,GibberdRw.etaI.AnanalysisofthecausesofadverseeventsfromtheQualityinAustralianHealthCareStudy[J].MedJAust,1999,170(9):411-415.

[3]韦武燕,邓春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0-21.

[4]任仲杰.美国的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22(6):42-5427.

[5]张鸣明.参与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迎接新挑战[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5(12):887-889.

[6]WoodsD,ThomasE,HollJ,etal.Adverseeventsandpreventableadverseeventsinchildren[J]Pediatrics,2005,115(1):155—160.

[7]InstituteofmedicineToerro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EB/OL].[2009—1l一16].http://www.napedu/cata一109/9728.

[8]StanhopeN,CrowleyMM,VincentC,etal.Anevaluationofadverseincidenteporting[J].JEvaluCliniPrac,1999,5(1):5—12.

[9]乔雨晨,王玲.阻碍护士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5,23(4):1002-1003.

[10]邓鸣鸣.瞒报差错事故护士心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24(13):62-63.

[11]黎燕清.临床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后的真实体验[J].护理学杂志,2017,23(17):46-48.

[12]昌子艳,贾士峰.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5(28):49.

[13]欧阳其适,李碧光.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19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