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在心中,让爱起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德在心中,让爱起飞

李杏红

李杏红浙江省丽水莲都外国语学校323000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读了《教育魅力》这部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到,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教书育人”的职责,都应该让教育发挥出无穷的魅力。下面就谈谈自己读了这部书的的几点感想:

一、严以律己,服务学生,但求无愧于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作为教师,应时时处处以师德要求自己,以健康的语言、文明的举止、严于律己的作风、良好的形象来陶冶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诌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则强调:“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上黄则黄。”这种效果好比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永远比长篇大论的演说好得多。毛泽东敬重他的老师徐特立,鲁迅怀念他的老师藤野先生,都足以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教过的项芳毅同学对我说:“我所遇见的许多老师都不太公正,只有老师您是公正的,所以我最敬佩老师您。”你看,孩子的眼睛是多么雪亮,它是衡量你的一把尺子,你的一言一行都将烙在他的心中。

在知识和教育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教师更应加强师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师德和情操,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博得学生认可,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之中。

热情是火,服务是金。在我们身边,任课老师“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教案的设计、作业的批改甚至学生座位的排列,都离不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我们的任课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笔者刚走上教育岗位时,把学生仅仅看作是被管理者、被教育者。这两个“被”字导致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被动局面。结果,管,管不好:教,教不好。后来,笔者逐渐意识到教师不是去“管”的,而是去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的转换导致行动上的转换。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效果立竿见影,迅速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局面,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找我聊天,喜欢在沟通本上写下自己的秘密。和学生走近了,你就会自然发现教育是一门艺术,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得有科学的态度。

二、课堂教学,挖掘因素,德育推陈出新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主阵地。无论哪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德育价值,都可以使学生内化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在课堂教学这种严密的组织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情感、工作作风和言行示范作用,用自己的态度、情感、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教学生做事,教学生做人。

2.教师应直接利用学科中渗透的德育因素去教育学生。总之,每门学科中都蕴涵有道德因素,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教材特色,围绕《德育大纲》,使德育落到实处。

3.任课教师应善于表扬。话说南风北风比赛,看谁先把行人身上的棉袄脱掉。北风一阵狂刮,行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北风失败了;南风只是轻轻送来一阵暖流,行人很爽快地脱了棉袄,南风胜利了。批评就像是北风,看起来能解决问题,实际适得其反;表扬如同南风,给人以温暖,使人乐于接受。当然,表扬的机会需要学生去争取,但是,优秀的老师应善于为学生创造争取表扬的机会。

三、课外教育,视为己任,润万物而无声

记得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只有多接触学生,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引导或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问题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才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努力,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2000届有位同学,上课根本不专心,不时随意讲话、做小动作,作业也不交,成绩属低下等。笔者找他数次谈话,都无功而返。后来发现他是被周围几个同学影响所致,是那几个同学坏习惯的“集大成者”。于是笔者建议他向班主任请求调换位置。班主任知情后,就找他谈话,并约上我,和他讲好换位置的条件——每周上交一份思想动态表。事先我就和班主任设计好一份思想动态表了,里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是经过一周努力后自己取得的成绩。他欣然同意了。一周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惊喜地发现,他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了。看到这种转变,我又马上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门功课都要提高5分。就在情况逐渐变好时,他又遭当头一棒——母亲不幸去世。笔者得知后,立即前去安慰他,并表示他有任何困难,自己都会尽力帮他解决的。当时感动得他直流泪水。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在给笔者的信中说:“……没有老师您当时的建议和对我的关爱,我肯定还活在浑浑噩噩之中……”怪不得程今吾要说:“教师要热爱着教育对象,应当像父母之于子女、农夫之于土地一样有着深挚的关爱。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着你的学生,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我深信这是十分正确的。”

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有的缺乏艰苦的奋斗精神,有的缺乏不断进取的信念,有的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有的贪图吃喝玩乐……作为任课老师,对这些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任课老师应该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根据问题学生各自的情况,多分析,多开导,多给予温暖、友谊和帮助。在教育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我们任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