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孩子的习作排忧解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为农村孩子的习作排忧解难

严庆华

严庆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构元中心校725712

农村生活是天地广阔、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学生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寻找生活的亮点,就可以叙写出一篇篇优美的佳作。事实却非如此,长期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发现农村孩子的习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因,表现如下。

主观因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们,见得少,听得少,读得更少,因而在孩子的心目中,习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导致习作没兴趣,思路狭窄,素材单一,勉强动笔也是题材雷同,内容空虚。

客观因素:家长不重视,教师习作指导方法欠佳,加之学生家无藏书,学校的书籍有限,阅读量少,语言积累缺乏,习作方法不当,每逢习作时孩子们就愁眉苦脸,不知怎样把自己所思所想有根有据、条理清楚地叙说出来。

针对上述的不良因素,习作教学中如何“对症下药”,笔者做了大胆尝试和探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为孩子们的习作排忧解难。

一、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可见,习作教学的激趣、鼓励应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要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滋味,树立自信心,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因此,在每次作文批改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习作内容给予等级评定,ABCD,优良中差,宜高不宜低。对于习作中发现的好词、好句,就用红笔画上,并加以眉批,给予肯定。对习作较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写得差一点的或离题的及时指导改正。同时常把一些写得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上读给其他同学听并作简要讲评,被读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又让其他学生得到借鉴。必要时把学生自己写的作文交给同学相互修改,学生虽然难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容易找到别人的不足。当他能指出别人的不妥时,他就会觉得比别人略高一筹,这样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

二、诱发——感悟农村,拓宽写作渠道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事物足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要让学生写出具体、生动、内容丰富的文章来,无疑是要做无米之炊。要改变这一现象,化不利为有利就得从农村生活抓起,让学生感悟生活。鼓励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意农村周边的生活,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当地的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优势,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一是诱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寻找生活的亮点。诸如:“我家建起了养猪场”,“我村修通了水泥路”,“我家旧房变洋楼”,“家乡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所有这些都可代表现代农家的特点,反映家乡的变化。更惊喜的是一学生发现村附近的某工厂,污水排入小河,浓烟袅袅升起,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他在习作中写到:“清净的小河自西向东缓缓流去,鱼儿在汉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两岸的人们生活在一片绿色的田园中,工厂的生产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环境破坏,我们失去了往日那新鲜的空气,汉水污浊,我们怎能将一江春水送北京……”这不就是很好的题材吗?

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为学生开拓多种多样的写作源泉。遇到“母亲节”要求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学会感恩;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小学生献爱心;每逢植树节,参与植树,保护环境等,再让学生把自己参与活动的所作所为记写下来。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激活他们的美好回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大大地拓宽了他们习作的渠道。

三、指导——遵循先说后写程序,注重习作方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因此,习作教学中应从应试训练转移到扎扎实实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上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熟悉的人和事。想让学生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互相交流,叙写下来。就要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说出最想说的人和事,学生就能发自内心的自我表白。腾同学的“我和爷爷下象棋”,香同学的“我帮妈妈去做饭”,敏同学的“我班建起了图书角”,爱玩好动的勇“学校有了新操场”,惠同学的“营养餐工程暖人心”……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交际课后让他们动手去写,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良好效果。

四、劝读——广泛阅读,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素材

阅读是打开习作之门的金钥匙,要使学生会写,首先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习写作方法,才能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写作中,缓解作文难的困惑。

鉴于农村小学经济条件差,我先做“牧羊人”在教室里创办图书角,为孩子们寻找读物。图书由教师订购和学生自愿捐献组成,大部分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刊物。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通过读书积累,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写作的能力。再让学生“一眼二用”看电视,边看图画,边看字幕。通过多读多想,诵读积累;从读学写,积累素材;读写结合,优化积累;学生就能写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章。

总之,习作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何使孩子们能尽快地提高习作能力,让他们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是我们每个农村语文教师应深入反思,不断探索的问题。只要我们关注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寻找创作灵感,指导他们说自己的活,写自己的事,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