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育人大有可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网络育人大有可为

白玛它曲

白玛它曲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中心小学859100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重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教书育人者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笔者就农牧乡镇小学育人工作中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尝试作以浅析。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农牧乡镇小学思想道德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234-01

一、利用网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厌学,并且在他们达到目标之前不会放弃。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重视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我们知道,对许多藏区,尤其是农牧乡镇小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学深奥难懂,不好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地理环境特殊的原因,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原因,有学科本身特点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对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效果等有巨大的影响。把网络教学应用于农牧乡镇小学育人工作中,寓德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对于培养农牧乡镇小学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将会起到一个积极深远的作用。

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育人工作实践中,教师密切关注教材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现实紧密联系,适当地将教材中无形的书面语围绕其思想性进行适当的改编,变成由视频、音频、图形、动画、文字等综合方式的呈现,使课堂常变的丰富多彩,处处充溢着欢歌笑语。还可以以故事激趣方式进行教学,如《不说谎》、《今日事、今日毕》等,大胆采用以图引入,故事激趣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一改沉闷气息,成为学生们翘首期盼的活跃课堂。

二、利用网络教学,触动学生心灵

"育人的目的在于德育,德育的目的在于情感教育。"触摸学生的思想,形成道德价值观是多么宝贵啊。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具体生动的教学场景,通过教学艺术引入学生进入场景,进入角色,产生道德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农牧乡镇小学育人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就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开展情感教育,收获颇丰。

1、引用公益广告,让德育教学得以升华

想必,大家还记得"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词。因为孩子看到母亲在给奶奶洗脚。所以他给了一盆水给他的妈妈并说:"妈妈,洗脚"。当时,那个孩子端的水盆里的水溅到周围,已经溅到了自己的衣服,但他还是完美的做完了整件事。这个公益广告之后,许多学校都兴起提出了回家给爸爸妈妈洗脚的浪潮,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德育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可见,公益广告对德育教育的启迪性魅力。鉴于此,在农牧乡镇小学育人工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公益广告,如:爱护校园环境的,有个小同学,把校园地面上的果皮捡起丢到垃圾箱里;下雨天,小明把自己的雨伞盖给了正在等公交车的老奶奶,他和老奶奶一同打伞等公交车,这些都是德育教学的很好素材。

2、利用网络歌曲,进行情感教育

在农牧乡镇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育人工作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歌曲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当学习"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时,教师可下载歌曲"常回家看看",让学生从听,唱中认识到父母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在了解西藏著名景点时,教师可下载歌曲"月光下的布达拉"——月光照耀着雄伟的布达拉宫,宁静的月亮升起在世界屋脊的布达拉宫,纯净吉祥的雪域高原,像极了珍珠,洒满大地。了解爱国内容时,教师和学生们同唱"我的中国心",此时,教室里一时成为歌的海洋。学习有关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时,教师可下载播放了气势磅礴的歌曲《黄河大合唱》,师生伴随音乐齐声歌唱,然后教师再讲解:多么纯朴的风土人情,多么雄壮的旋律,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以及它纯朴的乡情。当这些生动的视听,美丽的风景,雄壮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时,他们的情绪将会瞬间被调动起来,并会高兴的伴随着音乐一起唱,从而在心底油然升起对祖国母亲的热爱。网络教学带给师生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还砥砺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三、利用网络教学,强化人文道德教育

育人首位的是思想教育,不论何种形式都应落在"育人"之目的上。教师积极通过网络来实施对育人工作的监管,反馈优劣,加强工作。在"网络调查"中教师利用调查表调查学生各自在情绪、意志、性格、自尊、自信、交友等方面的现状,并提供标准为自己打分。再通过网络开展网络互评,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适当的利用网络独有的探讨方式开展网上论坛(针对小学生,网上论坛可简单化),让学生用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来评价生活现象,借以检验其思想。

此外,教师应重视利用网络教学,加强人文道德教育。网络进入课堂为我们的农牧乡镇小学课堂教育教学和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素材。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余留思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相结合。

四、结语

在信息网络广泛应用与快速普及的今天,不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各界,只有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创造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农牧乡镇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开创农牧乡镇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努力抵制网络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使农牧乡镇小学育人工作的网络教育生动可行,进而使之长期有利有效。

参考文献

[1]申联科.《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与应用浅见》.古浪教研通讯.2007(01)

[2]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5)

[3]霍福广.《信息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