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教学时数减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口腔修复教学时数减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影响

吴长云张丽娟刘小黑

吴长云张丽娟刘小黑(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修复教研室云南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205-02

【摘要】分析比较我校从中专办学到大专办学口腔修复学教学时数的变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口腔专业技术人才的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时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实验课学时数的减少是影响口腔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的因素之一。应进一步在教学中加强教改措施及采取对策,以达到促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口腔修复动手能力教改对策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口腔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我校口腔专业从中专办学层次到大专办学层次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提出减少面临淘汰的部分教学内容及学时,拓展日趋成熟的新技术理论,坚持实用技术的开展及应用;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找寻存在的一些问题。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大纲的设置,口腔修复学的总学时数为90学时;同时,根据我校从中专办学情况来看,升高后,结合我校的实际和口腔专业的特点,在认真分析并执行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规划一整套口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规划三年制口腔大专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其中口腔修复学为163学时,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大专毕业生在临床实习及走上工作岗位动手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对中专及大专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时数进行比较,认为口腔修复学常用修复体的教学时数的减少是造成影响学生动手能力下降的因素之一,从而为更进一步的加强教学改革及创新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

1资料比较

2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表中专与大专口腔修复学授课学时的比较,大专办学口腔修复学的总体课时数是减少的;理论与实验占总课时的百分比为:中专为28.2%及71.8%,大专为46.6%及53.4%。中专是培养实用型的中级医学卫生人才,主要面对县、乡级的服务型的人才,理论讲授以实用性为主,实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大专的培养模式也是定位在培养实用型的中级或少部分高级(进一步升学)的医学卫生人才,理论学习得到提升,但相应实验学时减少了;比较中专,大专的实验学时下降了18.4%。

3讨论

3.1比较中专与大专的学时数的变化,分析二者从招生的生源来看,在2003年以前我校中专时录取的生源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一般为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属于优秀的生源;学制设定为四年制。而大专生为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学制设定为三年制,一般为本科录取线以下的生源,因此生源的基础知识、层次不一,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的认知性不一。有的学生因本科的落选,从而在思想和心理方面产生较大的思想包袱和压力,导致在思想和行动上认识方面有所偏颇,在校期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在积极性、主动性、能力表现力方面有所下降。

3.2由于学制短,学习时数的减少,导致口腔修复学学习的实践技能学时数的压缩,即动手能力的学习时数的减少,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由此,致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尤其在口腔修复体的完善设计及临床制作方面动手能力的不足;从近四届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带习教师的信息反馈及用人单位的评价,认为大专层次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如中专层次的学生,动手能力有所下降,也基本符合在办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

3.3在大专层次办学的历程中,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首要位置[1]。针对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我校从中专升为大专的办学历程中,从大环境来看,革新教学的硬软件系统,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硕士毕业生,鼓励攻读在职研究生等一系列的举措;在教学中得到较大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使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从过去的书写黑板的教学授课模式过渡到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由于校园网络系统的设置,在授课上进入多媒体的教学时代,专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直观、更直接地应用较多的图谱、图片,并注重收集应用口腔修复临床工作中常规典型的病例、特殊的病例及外院修复设计失败的病例来对照、补充并展示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能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4针对三年制口腔大专班的办学历程回顾,分析往届毕业生的教学计划实施情况来看,口腔修复学历届学生的授课在学生学习的第四学期开始授课,学时数为128学时,周学时为8学时,授课周数16周,本学期学生还要进入各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内外科见习4周。余下的35学时安排在第五学期,周学时5学时,共计7周。口腔生产实习时间为每年的10月20日,共实习8月,至次年的6月20日结束回校毕业。由于上下两届学生的实习时间的衔接中间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加上应届学生第五学期的学习时数较少,因此,经过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论证,将口腔专业班级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更改为第四学期全部学习结束;口腔修复学的授课周数为20周,周学时为8学时。这样上下两届学生的实习就能达到很好的衔接,调整后有利于学生有较多的临床实习时间,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序开展。

3.5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针对口腔修复实验课学时数的减少,部分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开放性的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2]。让一部分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手能力操作的机会,以弥补部分学生在规定的课时中对教学内容完成的不足;同时,增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以促进部分后进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

口腔修复学的实际授课学时数在不同层次的口腔专业的教学中不同,教学时数的减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实践学时的减少。因此在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注重专业教改方案重组、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建设,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3]。通过教学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调整,也可以弥补部分学时数减少带来的不足,通过一系列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思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涛,王俊亚,张冬梅.优化机能学实验内容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卫生职业教育,2007,20(1):1.

[2]聂毅.论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职业教育研究,2006,12(4):37.

[3]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