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疗效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疗效对比观察

朱文凤杨琴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透析患者64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则采用腹膜透析,对比两组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同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相比,其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贫血、钙磷代谢异常起到改善作用,然而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和低蛋白质血症,但是心血管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两组透析方法各有利弊,在治疗期间要以个体化治疗为主。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病是指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使肾功能下降,最终使体内的毒素越积越多,进而引发尿毒症[1]。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透析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在目前临床中,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其治疗效果利弊共存[2]。鉴于这种情况,此次实验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透析患者64例,并对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分析

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透析患者6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本组64例透析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2)。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5.3±3.2)岁。治疗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7.4±2.1)岁。比较两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年龄和性别上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并利用常规的碳酸氢盐透析液,所用仪器为透析机和透析器,其型号分别为尤斯4008-B和F6。其后设置流量值,每分钟500mL,血流量值为180mL-240mL,一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小时。给予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并使用透析装置和透析液(美国Baxter公司)。其后进行置管,持续腹膜透析的同时透析液要进行定期交换,每小时3次,透析液流量为每次2000mL。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的临床指标,如:血压、血红蛋白、胆固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两组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选择t进行检验,结果P〈0.05则表示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透析患者透析前后的临床指标

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后,同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比较,其临床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分析详见表1。

3讨论

在治疗终末期肾病过程中,首选方式为透析治疗。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透析手段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3-4]。血液透析必须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虽然效率较高,但是机体内的环境变化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肾功能,同时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腹膜透析可以使残余肾功能得到完整的保存,同时可以纠正患者自身的电解质,其血流动力学也相对稳定,并且机体内的环境变化无明显差异[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同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相比,前者的血压变化较为显著;且血红蛋白增加较为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由表2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但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内瘘阻塞和心血管疾病。腹膜透析对贫血以及钙磷代谢异常起到改善的作用,但是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两组透析方法各有利弊,在选择时要以个体化治疗为主。

参考文献:

[1]周岩.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一种新的治疗模式[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2):175-179.

[2]肖月,赵琨,隋宾艳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经济学评介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2):62-64.

[3]邢安,张红,吴文武等.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临床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4(24):3680-3682.

[4]周岩,王涵,周婷婷等.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5):422-426.

[5]倪惜芝,傅碧玲,沈珣等.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6):3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