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品管圈”降低用药查对缺陷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利用“品管圈”降低用药查对缺陷的探讨

林秀汤红静

林秀汤红静(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用药查对是避免差错,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环节。方法:科室运用“品管圈”手法,通过科室自行设计用药查对检查表来把握现状,分析存在原因、拟定改善措施和效果确认。结果:经过为期2个月的活动,共抽查400人,用药查对缺陷人次由232人次降至63人次。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士责任心、自觉性加强了,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63-02

我们对近几年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不强,操作技术不规范,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血的教训。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拟定了这个主题,就是要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用药差错。品管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

1品管圈手法

1.1组圈和现状把握

1.1.1组圈品管圈活动倡导以一线部门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共同学习和运用品管方法,讨论、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动自发、自下而上、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善机制。2013年6月我科在院里作为首批组圈,圈名定为“健脑圈”,寓意为护理人员团结在一起共同守候病人的健康。

1.1.2选主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一一列举存在的问题,由圈员们共同探讨、共同选择。

1.1.3现状把握。以往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管理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自上而下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没有实施前后效果的对比,而现在我科室充分运用“品管圈”手法,集思广益,通过自行设计差错调查检表来把握现状,以此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改善目标值。

采集时间7月1日—8月31日

表1

图2

由表1、图1和图2可知,改善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110,实施改进措施后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值)*100%=138.52%。

1.2对策拟定

1.2.1开会事例说明查对的重要性、加强责任心,进行护士条例教育,同行之间加强监督使用温馨提示卡,重新培训用药操作流程,分别找护士长考试,成绩作为本月绩效考核。

1.2.2病人入院时加强宣教,班班宣教,让病人引起重视。住院时间长的患者,腕带字迹不清应及时重新更换。

1.2.3加强检查力度,每周考核,作为科室个人绩效排班尽可能让护士负责病人数少于10人。

1.3效果确认

1.3.1有形成果从改善前缺陷人次232次到改善后缺陷人次为63次,真正做到了病人住院放心、舒心。使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1.3.2无形成果患者放心护士加强责任心同事之间团结协作护士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成就感。

2讨论

品管圈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已取得的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临床护理有重要作用。在我科QCC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就相关内容进行培训,让全体圈员了解其中的意义及正确做法,培训过程更应关注员工改进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其次,整个活动过程要轻松愉快,利用业余时间,开会讨论,鼓励圈员多发言,要充分发挥圈员的创造力,及时发现他们的细小成长,不断给予鼓励与肯定,不仅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增强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我们对近几年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不强,操作技术不规范,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血的教训。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们拟定了这个主题,就是要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用药差错。

3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医院、临床科室和参与者均有双赢的收获。从医院管理角度而言,可以切实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可以树立医院的品牌。从科室管理角度而言,可以增强科室的凝聚力,使科室的管理更加有序化、标准化。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言,可以提高参与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荣誉感、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患者角度来看,“用药安全重于泰山”,所以降低内部差错是防范外部差错发生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通过一系列患者满意度调查与采取可行的措施,可以构建和谐的药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