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新课标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杨红霞

杨红霞

摘要:一些学生升入高中后,很难适应高一英语学习。如果不抓好高一阶段的教学,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本文对新课标下的高一英语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艺术;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杨红霞,任教于陕西省安康中学。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加大。同时,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和理念是在加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关键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平稳过渡值得我们思考。

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就学生而言,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主要在课堂上等着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或机械模仿,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按照学习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地去选择,去尝试,去探索,去发展。就教师而言,则尽可能少地直接传授或生硬灌输,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激疑引思、导学释难、点拨评议、启智培能上。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时空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吸取知识的营养。

教师要在课堂中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让学生冲出分数的囚笼,从容地放飞自己,使他们看到分数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领略蓝天白云之下无限美好的风光。

二、课堂教学艺术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的教学也是死板的,这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笔者看来,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松绑”,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做到这点,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放”,即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发展能力,也就是为学生“松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放”得少,“收”得多,给学生以种种限制,硬要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路子走,不得越雷池一步。我们为什么不能顺着学生的路子走呢?另外,传统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而不是双向沟通,生生互动做得也不够,遇到问题不是先让学生讨论,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是形式主义,是浪费时间,课堂不容易控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对象,讨论的形式总是有作用的,只不过是讨论的要求、深度及作用因人而异而已。

三、精心设计准备性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为了充分开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潜能,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授课前的准备性练习,注重练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间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注意尝试的力度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台阶要小,幅度不要太宽。此外,问题的设计要利于学生动起来,不能一下子给学生太多的题目,以免学生望而生畏,最好是研究一个合理的序列并分步呈现。

高一新课标第一模块第三单元进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志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学生通过追随这一段旅程,探讨了“旅游”相关的各种话题。如:如何为旅游做准备,怎样选择适当的旅行方式,怎样确定旅游路线、计划或日程等。因此,在“热身”warming-up部分不是开始就向学生呈现新知识,而是让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旅行常识入手,引导学生对旅行的话题进行思考,这一过程可以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不易过多,通过学生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来实现本单元warming-up部分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例:

T:Doyouliketravel?Howdoyoutravel?

S1:Yes,Ilike.Ialwaystravelbytrain.

S2:Itravelsometimesbytrain,sometimesbyplane.

S3:Iliketravel,especiallybybike.

S4:Ilivealongtheriver,Iliketravelingbyboat.

T:Ok!Verygood!NowLet'sdiscusswithourpartnersingroupsandthentellusthedisadvantagesandadvantagesofeachtransportmentionedabove(train,plane,bicycle).(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有可能一些学生认为某种交通工具好,也有可能一些学生认为不好,讨论之后,收集答案并呈现在黑板上)。

通过讨论,学生对出游时交通工具的选择有了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这方面的知识。尽管会多花费一些时间来完成这项活动,可是通过这项活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同时也达到了本单元“热身”的目的。

四、精心设问,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学生连贯地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能力,这也是照顾个别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比如,有次序地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并且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这比随机提问会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另外,不能盲目地提问,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时也应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了如指掌,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什么样的问题给什么样的学生来回答也十分有把握。例如,对学得好的学生,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就应该给他一些创新的、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让他们充分展示其才华;而对于学得不是太好的学生,就应该给他们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进而对英语产生兴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很强的鼓励性评价,使所有学生都产生成功欲望,进而人人争取成功。

五、乐学的态度

进入高中英语的学习,学习的难度和学生的压力都在不断增加,这有可能使有些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所以,乐学的态度至关重要。乐学氛围并不意味着使学生永远在顺境中获得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欢乐的同时,还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惑和受挫时,更要鼓励学生不要灰心,要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从内心感到虽苦犹甜,乐在其中。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要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一英语学习,顺利完成初高中英语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周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成功教育[Z].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中学

邮政编码:725000

TeachingReflectiononGradeOneofSeniorHighSchoolin

theLightofNewCurriculumStandard

YANGHongxia

Abstract:Afterenteringseniorhighschool,manystudentscan’tadapttoEnglishlearningofgradeoneinseniorhighschool.ItisapttoresultsinthepolarizationifEnglishteachingofgradeoneinseniorhighschoolcan’tbecarriedouteffectively.ThispapermakesareflectiononEnglishteachingofgradeoneinseniorhighschoolinthelightofnewcurriculumstandard.

Keywords:newcurriculumstandard;teachingart;English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