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石春秀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传统教学方式以一种以知识为主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重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没有注意到人的思维导向意识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成为被灌溉的土地。也就是说,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这便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

【关键词】

数学课堂灵动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的课堂教学环境已经不再是一个那个古老、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课堂,而是一个与周围世界、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课堂,一个能让学生彻底融入到数学领域的灵活课堂。作为一个数学学科的教师,我对数学课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一、走进“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

可以说数学课就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一种探索过程,那么,良好的教学环境就是学生首先认识数学的最佳方式。给学生培养一个观察数学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通过观察和发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记下来就是一种很好的认识数学的方式,从而就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怎么一回事。这样促使了孩子对数学学科的一种探知的情感态度,又培养了孩子爱数学的价值观。我们说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那么有效的利用好课堂教学就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老师怎样创设情景教学就成了课堂教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我们极力倡导情景教学,因为情景导入得当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不再对课堂有陌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死气沉沉的课堂也就活跃起来了。

“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两者虽有不同但环环相扣,为了拉近书本世界,我们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从而调整教材,重组教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

如:我在教学认识“0”的时侯,我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里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

“在体育课的秒表上有0”;

“在温度计上有0”;

“电话上有0”;

“我的格尺上有0”

……

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二、植入“情境教学”让孩子走近数学。

情景教学的过程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巧妙的设计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他们卸掉了沉重的包袱,,课堂教学就很快的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学,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搭配》一课时,让孩子从生活中提炼本节数学课上的需要的条件,然后让孩子说说你的早餐都吃些什么?怎么搭配的?其实说结果很容易,但是总结就有一定的难度。方法本身是隐含在孩子的活动中,只不过孩子自己并没有发觉,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再用一种方法在进行解决问题,所以汇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梳理知识、整理思路、总结方法,这样一方面让孩子发现问题,一方面促进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搭配中,因为菜的增多会导致搭配出现凌乱,甚至出现重复的等情况,这种直接表现的方式让孩子很容易发现问题,所以他们会主动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进行搭配——“有序思考”。所以在引导规律、提升算式的环节,理解起来也就更显而易见了。从整个课堂学生的反应,包括后面的练习来看,这节课我的目标达到了,重点也突破了。

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情境的渲染不宜太花俏,应该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宗旨。教师要明确一节课以教学为主,过多的导入或者设计太花俏,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过多的沉溺于情境中,那么设计课程的同时,要抓住学生年龄的心理特点及好奇心,那么对于情境的设计要掌握一个“度”。

三、活用“教材习题”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教材的习题是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载体。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开展技能训练与形成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用好、用活教材习题,进行有机整合,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教师足够关注。例如题目对比教学:

例1.总分关系的对比。

(1)商店有水果37筐,卖出14筐,还剩水果多少筐?

(2)商店卖出水果14筐,还剩23筐,原来有水果多少筐?

例2.相差关系的对比。

(1)水果商店运来苹果45箱,橘子17箱,橘子比苹果少几箱?

(2)水果商店运来苹果45箱,橘子比苹果少28箱,橘子有多少箱?

(3)水果商店运来橘子17箱,橘子比苹果少28箱,苹果有多少箱?

例3.份总关系的对比。

(1)校园里种了6行柳树,每行8棵,校园里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2)校园里一共种了48棵柳树,平均每行8棵,种了多少行?

(3)校园里一共种了48棵柳树,有6行,平均每行种几棵?

例4.倍数关系的对比。

(1)停车场有8辆客车,轿车的辆数是客车的3倍,轿车有多少辆?

(2)停车场有8辆客车,24辆轿车,轿车的辆数是客车的几倍?

例5.连续两问的对比。

(1)体育室里有皮球30个,篮球比皮球少25个,排球比皮球多7个。体育室里有篮球多少个?排球多少个?

(2)体育室里有皮球30个,篮球比皮球少25个,排球比篮球多7个。体育室里有篮球多少个?排球多少个?

例6.两步计算问题与一步计算问题的对比。

(1)动物园有大象12头,老虎8只,猴子的只数是老虎的2倍,猴子有几只?

(2)动物园有大象12头,老虎8只,猴子的只数是大象的2倍,猴子有几只?

(3)动物园有大象12头,老虎8只,猴子的只数是大象和老虎总数的2倍,猴子有几只?

教师的教法得当,学生自然而然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学生在唤起相应的热情的同时教师的工作也就轻松了许多,从而使课堂的配合默契,效果明显。总之,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景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