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围堰设计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钢围堰设计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苗蕾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00074

摘要:围堰是在桥梁水下基础施工中的一种重要临时设施,作为桥梁基础、承台和墩柱施工时的挡水结构,施工人员在围堰内无水环境进行水位以下桥梁结构的作业。在桥梁基础工程中,所谓“浅水”或“深水”,没有明确及严格的量化标准。根据一般传统的土力学地基及基础所介绍的水中围堰概念:当水深在5~6m以上时,可采用钢板桩围堰;由于钢板桩围堰的强度高,能抵抗较大的弯矩,防水性能也很好,故特别适应于修筑深水基础。本研究报告,暂将桥梁深水基础定义为:水深在5~6m以上,不能采用一般的土围堰、木板桩围堰等防水技术施工的桥梁基础,称之为桥梁深水基础。

关键词:钢围堰、梁板法、有效宽度法、竖肋应力、水平肋应力

1钢围堰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法律、法规未对钢围堰的设计管理进行明确,未要求桥梁的设计单位、监控单位对钢围堰进行相应的管理。钢围堰仅作为一种施工临时设施,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设计文件、计算资料经施工单位内部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过程中一般会召开技术、安全方面的专家会。

钢围堰的设计没有明确的规范进行指导。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规范主要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167-4-2012,但规范对于钢围堰设计计算方法没有明确,对钢围堰的抗浮安全系数、整体稳定系数取值不明确。

2钢围堰有限元分析方法

钢围堰的结构受力分析直接关系钢围堰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为此需要确保分析模型能够正确模拟其受力性能。课题组推荐在钢围堰分析模型建立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钢围堰分析模型及其基本假定应能反映钢围堰实际受力状态,其精度应能满足钢围堰安全要求。

(2)钢围堰分析计算宜采用板梁结合的空间模型;若采用简化模型计算时,环肋、水平斜撑和竖向加劲肋可简化成单梁进行计算,参与竖肋或环肋受力的围堰壁有效宽度可取40倍板厚,围堰壁可简化为支撑在竖向加劲肋上的连续板,填充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模拟。

(3)钢围堰受力可按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当钢围堰的变形不能忽略时,应考虑几何非线性对钢围堰受力的影响。

采用MidasCivil10.0软件进行分析。钢围堰设计资料:半径为2m的小型单壁钢围堰,壁体为带肋钢板,壁板为8mm钢板,水平肋为150×14mm钢板,竖肋为L75×50×6角钢,所有材质均为A3钢。竖肋沿壁体圆周分20等分间距(628mm)布置,水平肋的间距500mm,水平肋、竖肋均布置在外侧,荷载为1.5m水压力,具体布置如下图。

单壁钢围堰计算示例

(1)梁板法:梁板法是将壁板作为板单元,水平加劲肋和竖向劲肋均作为梁单元,加劲肋(梁)与壁板单元共用节点(有的将水平加劲肋也作为板单元)。竖肋计算应力6.010MPa。水平肋应力1.419MPa。

竖肋应力图水平肋应力图

计算结果分析:壁板与肋梁共用节点,往往导致肋梁在靠壁板位置应力偏大,而实际上,由于肋梁与壁板进行了间隔焊接,焊缝也有一定长度,在焊接位置,肋梁会将靠壁板的应力向壁板传递,肋梁实际应力会小于计算应力,这种计算方法其结果偏于安全。

(2)壁板有效宽度参与加劲肋受力(有效宽度法):采用有效宽度法,计算加劲肋时,考虑壁板的有效作用宽度作为加劲肋的翼板,进行加劲肋的应力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面板兼做主(次)梁翼缘时,考虑壁板的有效作用宽度取60δ和主(次)梁间距的较小值,则竖肋和水平肋翼板宽均为60×8=480mm。

竖肋应力3.070MPa。水平肋应力0.927Mpa。

竖肋应力图水平肋应力图

从上图可见,壁板未全部参与竖肋受力。有效宽度法是对前面全部壁板参与受力的一种修正,对加劲肋而言,有效宽度法仅考虑了有限的壁板进入了加劲肋截面,进行加劲肋受力计算,计算结果相关全部壁板参与受力的情况要大一些,当加劲肋间距越大、壁板越薄时,采用有效宽度计算时,其应力结果将更大。

本例壁板厚8mm,水平肋间距500mm,按有效宽度计算时,有效宽度60×8=480mm,与按全宽500mm计算非常接近。但如壁板厚改为6mm,水平肋间距改为1000mm时,有效宽度仅为60×6=360mm,与按全宽1000mm计算则相差非常大。

3结论

有效宽度法,这种计算方法原则上应更适合于加劲肋与壁板采用满焊,焊接质量充分可靠,壁板方能充分参与肋板的受力。

由于施工现场肋梁与壁板一般是间隔焊接,在未焊接的地方,其应力应该无法传递到壁板上,有效宽度法的结果可能比实际的钢围堰加劲肋应力小,偏于不安全。

不同计算方法加劲肋应力汇总表

从两种计算方法来看,采用梁板法,计算出加劲肋应力最大,考虑到应力最大位置均为肋与壁的交接位置,因为有部分焊接的作用,其应力将会向壁板有所分散,会适当减小。

而有效宽度法,考虑了壁板有效宽度范围分担加劲肋的应力,使加劲肋应力减小,这种计算方法适合于壁板和肋板满焊且焊接质量可靠的情况。考虑到常见的钢围堰采用间隔焊接时,则其实际应力应当比有效宽度法的结果大,而比梁板法应力小。

4参考文献:

[1]张鸿,刘先鹏.特大型桥梁深水高桩承台基础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黄贻平.桥墩钢围堰强度变形分析和方案比较[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2(4):254-258

[3]王爱国.深水扩大基础圆型单壁钢围堰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0,68(4):50-53

[4]孙俊峰,郭贵山,满卫东.水利工程施工所用的两种钢板桩围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2(8):132-133

[5]刘自明.桥梁深水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王慧东.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7]凌冶平,易经武.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