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程雪梅

程雪梅

(解放军第309医院血净病房,北京,100091)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评估表对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评估等级,以便能合理安排护士,指导护士给予相应护理,确保患者的透析质量与安全。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242例患者透析次数共计38680人次,结合血净病房现实情况制定评分表格,每次每位患者透析前进行评估,并填写在血液透析单上,根据评估等级护士长分配相应的护士进行护理并给予指导。结果:这种评分表更能真实地反映透析当日患者的病情,更能反映护士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量,同时护士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论:本文所提出的评估表能够为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更好地服务,有利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护士所看护患者的人数,确保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表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透析患者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责任制整体护理也要求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自2015年以来,我科自行设计一种新的评分表,对患者入科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分值,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加强护理。以前单纯给每位护士分配一定数量的患者,对于一般情况好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比较适合;但对于一些评分值较低,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单靠数量分配就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保证不了透析患者的质量。通过这种评分表的使用,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重点地加强护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与质量。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是在医院透析室进行的,患者中包括刚开始透析的新患者以及需要照顾的具有不同并发症的慢性长期透析患者。维持透析治疗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透析时间达20年。每次透析时间个体化定于3.5~4小时/次,每周3~4次,所有患者均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注射治疗。242例患者中女性为115例,男性为127例,平均年龄56.3岁,范围在16~89岁之间。在所有透析患者中,老年病人占32.6%,糖尿病透析病人占36.7%,,合并有并发症病人占25.8%,透析治疗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62.9%。

以前护士按照透析的床位数平均分配患者人数即每位护士负责5名患者,上机前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评估,未制定出评估等级;新的评估表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做了一定的修改,把患者的基本情况从12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和处理,每个方面采用3级评分,即0分=差,1分=一般,2分=好,最后统计总分值,根据不同的分值划分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够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措施,并实施有效的安全预防。

A级:0~8分;B级:9~16分;C级:17~24分

入科方式:0=平车1=轮椅2=自行步入

神志情况:0=昏睡或昏迷1=模糊或嗜睡2=清楚

精神状态:0=症状明显,经常发作1=精神症状偶有发作2=无精神症状

患者体重的变化:0=体重增长>5%1=体重增长在3%~5%2=体重增长<3%,

患者的配合程度:0=不配合,需要药物控制1=基本配合2=完全配合

内瘘或插管情况:0=插管血流量不好1=插管血流量好2=内瘘

既往史:0=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史1=肾病,高血压病史2=无

动静脉血管情况:0=血管穿刺困难1=血管不易穿刺2=血管充盈好易穿刺

透析知识的了解情况:0=不知1=简单了解2=掌握好

并发症的情况:0=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1=轻微并发症2=无并发症

患者营养的支持情况:0=营养差1=营养一般2=营养好

生命体征的情况:0=不平稳,1=基本平稳2=平稳

2临床应用

2.1成立评估表改进小组

评估改进小组由护士长和科室6名护理骨干组成。小组成员对评估改进小组的工作职责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讨论并作出规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核评估内容的准确性,检查拟定采取的防护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并对评估表的内容和记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汇总分析,并加以改进。

2.2全员培训

为使科室护士在评估过程中熟练地使用评估表,小组长设立情景模拟案例,让护士逐条填写,合理给出相应的分值,对于不理解之处进行讲解。通过1个月的培训,护士能够对表中内容全面掌握,能够正确使用评出分值,同时根据评估等级给予相应护理。

2.3分值的含义与护理干预措施

2.3.1评分为0~8分者为高危人群即A级。此类患者一般情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合并有并发症,透析中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对于这组患者,护士应严密监护,加强人员的看护,必要时需专人看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分钟巡视观察患者一次,必要时给于全程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应提前做好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准备;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如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结束治疗后,护士要送回病房,并进行床边交班签名。要注意观察机器运转、超滤状况;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或置管口有无出血;观察透析器、透析管路内血液的颜色,有无凝血;观察跨膜压、静脉压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2.3.2评分为9~16分者为中危人群即B级。患者情况一般,生命体征尚平稳,对透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护士除完成常规操作外,需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强透析知识宣教。每隔半小时巡视观察一次,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帮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并作好记录;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应做到心中有数;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教育患者提前预防;患者下机后协助离开病床,帮助称量体重后交给患者家属,并告之注意事项;整理好透析记录单,有特殊交代者在病历中详细注明。

2.3.3评分为17~24分者为低危人群即C级。患者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对透析知识掌握较好,护士只需帮助病人完成常规的透析操作。常规每隔1小时巡视观察患者一次,如有需要时应随叫随到,作好患者内瘘的观察与护理,指导正确压迫穿刺部位;下机后做好患者的家庭健康宣教,注意饮食和饮水,防止饮水过多和高钾食物的摄入;透析结束后嘱咐患者平卧半小时后再离开病房。

3效果

使用评估表对透析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后,护患满意度得到提升,其中患者满意度由2015年的90.5%提升到98.5%,护士满意度由85.6%上升为99.5%;同时尽最大可能地保证透析患者安全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2014年的10.7%下降到0.5%,患者的透析质量得到保证。

4.讨论

4.1以前未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仅从患者的人数角度考虑护士的配备,而没有从具体每个透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综合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新的评估表后,根据评估出的结果进行分级,并根据等级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护士有重点地采取护理措施。

4.2通过使用评估表,发现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新患者、移植术后患者、无肝素透析患者,虽然他们透析时间同样也是3~4小时,但透析中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可能要减少护理患者的人数或安排能力更强的护士进行护理。

4.3透析患者评估中充分重视了综合因素的影响,把透析患者的病情变化,护士的工作能力及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充分包含在内,从整体角度去综合分析护士的工作量,克服了以前工作量统计中的片面性,全面反映护士的劳动强度。

5.结论

本表建立了一种为完成透析治疗所付出的工作量新的评分系统,已证实这种方法比以前单纯统计患者人数作为工作量的系统更加灵敏。新的评分表为护士合理安排透析患者的床位,护士长安排护士人力,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保证透析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然而,由于评估参与研究的护士数量较少,评估内容还不够广泛,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苏驳,邱平,刘金莲.360度反馈法在肾病风湿科护士绩效考核中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65-66.

[2]许建芬,邓小岚,沈小芳等.老年科预防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97-998.

[3]林格.口腔门诊患者专科护理评估表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