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和院前急救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晕厥的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和院前急救原则

刘旭波

刘旭波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在意识障碍下,晕厥属于常见症状,是指患者在脑缺血情形下,出现的自限性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在院前急救中,晕厥比较常见,在内科临床中,由于对晕厥进行诊断时,探寻病因难度较大,再加上涉及方面比较多,因此,具有较高误诊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基于晕厥的病因分类,分别从现行判断、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三个方面,对晕厥症状予以探讨。

【关键词】晕厥;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院前急救原则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32-02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40~60%左右的晕厥患者的均查不到具体的病因,且晕厥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出现一次晕厥的人群约为20%~23%,其中6%为住院患者,多数患者在出现晕厥现象后前去就诊,因此,实际发生率可不能不仅如此,其中发生晕厥的最主要机制为在一种或多种原因下,导致脑供血急剧减少,致使脑细胞功能出现短暂性的紊乱或缺失,如果脑血流突然中断时间大于8s,或脑组织氧释放量骤然低于20%,或100g脑组织血供骤然低于30ml/min时,由于缺氧,导致脑皮质代谢障碍,进而引发晕厥,一般情况下,晕厥的前驱症状主要有心悸、头晕、出汗、黑朦、面色苍白、眼花、恶心、腿软等,在意识障碍之间,此类症状可叫做“先兆晕厥”,有时患者的脑供血情况改善后,先兆晕厥便会终止,患者也不存在意识丧失现象[1]。

1.病因分类

1.1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指心输出量突然减少或心脏出现短暂性停博引起的,病因主要有:一是急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博、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缓慢心律失常,或继发、原发性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如果患者的心律失常伴有严重性、突发性,出现晕厥的可能性非常大;二是心脏排血功能急剧障碍: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风心病、主动脉夹层等。

1.2脑源性晕厥

由于脑部自身血管或脑部主要的供血血管突发意识障碍,导致脑供血暂时性广泛缺血,进而引发晕厥,病因主要有脑挫裂伤、脑震荡等颅脑外伤,或肿瘤、脑干多发性硬化、血管病变、炎症、延髓空洞症等,或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弥漫性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1.3发射性晕厥

由于调节心率、血压的神经反射弧突发功能障碍引发的晕厥现象,且此类晕厥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高达80%,多数患者经过检查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此种症状也可以叫做原因不明性晕厥,常见的发射性晕厥主要有血管抑制性晕厥、动脉窦性迷走性晕厥、吞咽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其他情形下的晕厥现象主要有注射、抽血、疼痛、惊恐、悲伤、看见流血等[2]。

2.现场诊断

2.1问诊

在现场为了及时快速的获取晕厥患者的相关信息,问诊是最直接的手段,大致要点包括诱因或发病前状态;前驱症状,比如恶心、胸闷、头晕、心悸、耳鸣、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减慢或增快等;发作时情形:是否出现牙关紧闭、抽搐、皱眉、大小便失禁、流涎或呼吸脉搏情况、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等;发作后情况: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胸闷、视力模糊、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肢体活动障碍、心绞痛等,或意识是否迅速恢复等;既往病史: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糖尿病或有无类似发作史等[3]。

2.2体检

现场体检项目: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心律、神经系统、血压等检查。

2.3院前常见昏厥类型的临床特点

对各种常见院前晕厥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1)心源性昏厥,这类患者大多具有器质性心脏病史,其能够发生于患者的任何体位,患者主要表现为缓慢或者是快速的心律失常,但是其昏厥的时间持续是比较短的;(2)短暂脑缺血发作,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等,高龄患者通常会出现短暂意识丧失;(3)低血糖昏厥,这类患者在发病前后通常会有饥饿感、腿软、出汗、无力、眼黑、头晕等症状;(4)反射性昏厥,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出汗、面色苍白、头晕等不适感,但是总体持续时间是比较短的。

3.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

一般情况下,当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多数晕厥患者已经恢复了意识,但对于晕厥患者而言,潜在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发病初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这属于最轻的危险因素,进而逐渐向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危险因素方向发展,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因此,院前急救时,判断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首要任务,进而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措施,并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做出合理判断。

3.1心源性昏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对于心源性晕厥患者而言,危险程度比较大为Ⅱ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危害作用,死亡率可达18-33%,因此,现将急救时,应该首先判断患者是否为心源性晕厥,进而针对病因,进行紧急急救,比如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律失常等,接着在心电监护下,及时送往医院就诊,且切忌在无任何监护的情形下送患者到医院就诊[4]。

3.2脑源性昏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脑源性晕厥不属于危重急症危险程度级别,即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急救人员必须注意,此类晕厥患者脑部血运情况非常差,一旦急性发作,可能是脑梗死等急性脑血管病的先兆,此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情况,并建议患者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3.3低血糖晕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相对而言,低血糖晕厥危险性最小,但此时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糖分,如果诊断明确,且不存在其他情况时,糖分补充后,无需到医院诊治,值得注意的是,优降糖引发的低血糖,由于反应时间比较长、发作反复,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对血糖进行随时监测,必要时,再次补充糖分;反射性晕厥危险性也比较小,且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几乎不会出现死亡率,因此,患者无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但该症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大难度,院前急救也许谨慎;评估晕厥患者的整体情况时,如果患者具有以下特质,急救人员必须建议其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就诊,比如高龄、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反复发作、体质差等[5]。

总之,晕厥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危险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心源性晕厥危险级别最高,低血糖及发射性晕厥患者危险性相对较低,但是不同类型的晕厥患者,院前急救原则也不一样,因此,急救人员应该严格遵守院前急救原则,对患者进行合理性诊断,并予以适当建议。

【参考文献】

[1]颜景信.对青少年学生晕厥现象的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14,21(7):209-210.

[2]冯庚.昏迷的现场判断和院前急救原则[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20(9):112-113.

[3]张玮.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输液时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3(8):441-442.

[4]冯琼.大学新生军训晕厥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9(10):212-213.

[5]范静,贾秀玲,楚立云.高龄晕厥24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4,33(11):6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