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双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郑燕尾

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牛头初中262736

一、“双主”高效课堂指导思想

“双主”高效课堂既强调教师引导的主体,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寻求“教师引导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的最佳结合,努力实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使教学过程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动态发展过程,让课堂成为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活学、乐学的学习乐园,实现科学与人文、效益与品质的完美统一。

二、“双主”高效课堂研究目标

1.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双主”高效课堂,探索学习的有利因素,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课堂话语权,培养学生的表达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融合。

3.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变过去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或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注重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双主”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三、“双主”高效课堂运行机制

1.科学分组,明确分工。

(1)科学分组。全班8个组长,由8个组长轮流选人,每组6人,班主任可略作调整。每组均有1-6号,班委成员分摊在各组内。遵循异质均衡的原则,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1:1比较合适。

(2)小组运行。①确定目标。各小组要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确立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组内合作基础上的小组间的竞争。②合理分工。根据组员自身特点明确各自分工,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充当促进小组学习活动的角色,根据组内每个人的特点,实现角色互补,要事先约定好职责。1号与4、6号绑定,2号与3、5号绑定。③落实评价。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为小组争光,为班级争光,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实施捆绑式评价,以激励督促实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学生每周得分汇总,包括课堂展示、作业、检测等,学生评价兼顾团体和个人。

2.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双主”高效教学。

(1)学案导学,体现“四项功能”。①预习指导功能:在新课前,学生按下发的学案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新课学习的重难点,了解和认识基本概念(内容),扫除基本知识学习障碍。②小组讨论功能:对于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同位商量、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地相互启发,消除个体疑点。③练习巩固功能:精选习题,当堂训练与反馈,确保教学有效性的落实。④归纳反思功能:以框架、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进行知识归纳,将重点内容梳理成线、成网;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2)自主学习,坚持“三个凡是”。在自主学习时,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凡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决不提示;凡是学生能够合作解决的问题,教师大胆放手。

(3)合作交流,力求“层层”有序。“双主”高效课堂做法:学生独学后,将标记出来的不明白的地方,采用对学的方式,也就是组内AA、BB、CC三个层面对应进行一对一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把疑难问题向学习组长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若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小组请教,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

(4)搭建平台,充分展示交流。教师把小黑板均分到每个学习小组,作为小组的展示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分配任务给各个小组,组长再把任务分配给本组的各个组员。各小组按分配任务的顺序进行展示,展示时,其他同学随时对展示同学的发言予以补充、纠正、评价和质疑。

(5)捆绑评价,突出团队精神。课堂展示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展示效果给予不同的分数评价,同时小组团体也按一定比例相应加入一定分数。作业检查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作业班内展评、作业知识竞赛等。每个小组内成员的各项表现关系到小组的整体利益,小组内互相监督、督促,共同进步。

3.“双主”高效课堂环节流程。

(1)自主学习。温故知新、自主预习、自我检测等。学生自己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境,进行预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独学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互动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点拨等。学生把独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先在小组内对学探究,必要时进行群学探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员展示。

(3)小组展示。展示、评价、指点、补充、辩论等。教师汇总各小组互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4)巩固提升。记忆、练习、纠错、巩固、讲解等。教师根据全员展示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给予启发、诱导,为学生点拔解答思路,引导学生总结答题规律与方法。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5)反馈评价。堂堂清、评价、总结等。一堂课结束前,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反省总结,教师利用当堂达标训练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可通过学生对批、组长审批、教师抽检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