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体会

刘雪

刘雪

(广西博白县中医院广西玉林5376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患关系满意度及护理综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管理下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患关系满意度及护理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及患者护理体验。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48-02

护理管理工作开展方式及开展效果直接决定临床护理质量。新时期的护理工作不仅包括简单的治疗辅助和生活照料工作,还需要关怀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护理内容更多、更杂,使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0.4±2.4)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9.3±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按照传统模式安排护理岗位及护理工作内容、排班方式,并实施常规护理工作评价。

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工作管理:

人性化人员配备。兼顾护理工作实际及护理人员特点,以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目标,根据护理人员学历水平、工作质量及技能考核结果、工作时间、床位数、护理工作要求调配护理人员比例,确保每一个小组每一个流程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考虑工作时间与护士精力的关系,避免连续长时间工作、同一人员连续高强度工作,使全体护理人员时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2]。

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护士长体贴和关怀护士,时刻为护士着想,引导护士将心比心,真正尊重和关怀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实施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指导、实施心理干预,并且随机应变,尽可能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满足患者需求。护士长要注意观察并激发每一名护士的性格优势及能力优势,根据护士性格特点和能力优势调整工作项目,在态度上一视同仁,在工作实际上有根据地区别对待,引导护士发挥特长及自身创造力,通力合作,更积极地将护理工作做好。

注重护士感受。护士情绪直接影响工作状态,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应过分看重护士工作成绩,而应兼顾护士心理干预,工作效率低下的护士为达到提升效率的目标极有可能降低工作质量甚至出错,要为此类护士提供训练和成长的空间;情绪容易受工作影响的护士,帮助其接受系统心理辅导,情绪波动大的护士应尽量避免连续高强度工作,以免出现护理事件而引发护患纠纷。另外,还要及时鼓励护士的成绩和进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帮助其纠正,以免酿成大错、影响护士心态及工作效率。对于工作质量不高的护士,以沟通的方式寻找问题所在,耐心帮助护士改正错误。

此外,还应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制定严密的管理规程、周密详实的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工作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对各项工作流程、护理安全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对重点病人的护理需求与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强调护士的慎独精神,鼓励主动服务意识,合理安排各项诊疗和护理工作,减少对病人休息的干扰,保证治疗护理活动的优质高效。

1.3评价标准[3]

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对护患关系及总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通过对两组护理环境、操作技术、教育指导、心理舒适、生理舒适评价作出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管理下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患关系满意度及护理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对比

3讨论

我院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着重人性化人员配备、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人性化管理护士情绪,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97.13±1.25)分,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关系满意度及综合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96.7%,均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人性化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调整护士工作状态,引导护士更高效、更和谐地投入工作,由于人员配备更合理,护士之间、上下级之间可实现无障碍沟通,全体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工作更细致有序,且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力,个人及小组工作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护患关系方面,由于护士能明确自身性格和技能优势,取长补短,小组合作紧密无间,患者对护士更加信赖,加上合理的排班制度的实施,护士时刻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质量更高,且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与患者交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患者在护士娴熟的技术、关怀的语言、亲情式的沟通方式下深刻体会到关怀与尊重,护理满意度更高[4]。高效有序、专业性强的护理工作展现了护理人员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无形之中改善了护理人员形象甚至医院整体形象,赢得了患者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薛花,王萍,徐润华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598-1600.

[2]张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z1):97-97,98.

[3]李洪艳,冯欢,卢萍等.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ICU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支持[J].激光杂志,2012,33(6):90-90.

[4]马变青.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8):1905-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