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袁妮

陕西省华阴市城关小学714200

摘要:本文将从使用发现教学法,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使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使用小组合作法,促使小学生学会合作,从三个角度分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方法

在人们的设想中,小学生应该是十分喜欢学语文,而且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语文实践与应用活动的,但是事实却让人们十分失望。这是因为虽然语文本身是母语教育,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反而以“单向灌输”组织课堂教学,违背了小学生的本性发展规律。对此,新课改已经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改革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选择可以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与知识迁移活动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小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便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学习优势,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使用发现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是为了转变小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能够引起小学生兴趣的活动,适当引入,让小学生通过发现、创新等自主活动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并由此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年龄很小,所以教师习惯手把手地交给小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但是过于丰满的知识安排会直接占用小学生的思考时间,从而导致小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不良局面。但是,发现教学法不同,它以小学生的自主发现与自主学习为基本,关键在于小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可以很好地转变小学生的不良学习方式。

在使用发现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借助问题、生活案例等多种教育资源。语文本身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艺术,所以借助生活现象引导小学生进入发现学习状态,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教给小学生如何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促使小学语文回归生活。另外,常规发现活动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知识疑问而展开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据此设计符合小学生最近发展区水平语文问题,借助问题的刺激作用促使小学生实现主动学习。

二、使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师真正面向每一个小学生,促使语文教育实现公平发展。长期的“唯分数论”思想使得小学语文教师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无意识地对中等生、后进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让这些学生备受伤害。另外,为了方便教学,小学语文老师通常也会用“一刀切”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使得部分认知水平不足的学生无法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新课改下,教育部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共性,还包括小学生的个性进步与全面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分数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基本,但是分层的依据显然不仅仅包括考试成绩。除了这一标准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每一个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成长环境、人际关系等等,综合分析小学生的素质水平,由此完成科学分层。之后,小学语文教师便要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语文学习任务,鼓励小学生跨层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学习困惑。由此,各层小学生便能在合适自身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实现积极学习,享受成功、进步与成长,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三、使用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为了解决小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小学生单独作战的学习状态,便于小学生通过同伴帮助与引导实现有效学习。传统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原因在于各个小组成员的搭配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更加突出了语文尖子生的学习才能,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发展可能。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以“组内异质,组际同质”为基本分组原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学情因素,保证小组成员内部有相互学习与彼此帮助的可能,且每个学习小组都可以公平参与课堂探究。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直接使用分层教学法中关于学生分层的实践成果,灵活调整小组成员。另外,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使用条件,一般是在有一定探究难度的学习任务之中,切不可滥用、随意用、盲目用。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种类繁多,每一个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了解各类教学方法,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需求灵活选择,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优化小学语文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善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83-84。

[2]殷雪华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