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雏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1

如何养好雏鸡

刘国郭雪龙

1、做好准备。接雏前准备好育雏室、饲槽、饮水器等先用热碱水刷净,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晾干备用,封闭育雏室门窗,铺好垫料,放入育雏用具,每m3空间用14ml福尔马林、7g高锰酸钾加7ml水进行熏蒸消毒,24~36小时后打开窗换入新鲜空气;将室温预热至30℃以上。

2、选择健雏。健雏一般活泼好动,腿部结实,行动自如,眼大有神,脐部愈合良好。弱雏一般绒毛污浊,脐部有血或卵黄吸收不全,精神萎靡,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购买雏鸡时一定要挑选健雏。

3、保温调湿。养雏鸡适宜的温度是:出生雏32-35℃,1周龄时30-32℃,2周龄时28-30℃,3周龄时25-28℃,4周龄时22-25℃,以后第周降低1.5℃左右,温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温度表要挂在距离鸡雏活动位置上方10cm处。湿度1周龄内应保持在60%-65%为宜,1周后以50%-60%为宜。鸡舍过湿可用布袋装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内吸潮;过干可用在火炉上放盆水,通过水分蒸发,增加室内湿度。

4、合理饲喂。要根据不同品种雏鸡对饲料的要求,配制营养和面的饲料。在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之内开食。1-3日龄每昼夜喂6至8次,夜间应开灯照明;4-7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1次;8日龄后可改为每天喂4次,最后一次可在晚上7-8点钟饲喂。

5、饮水充足。雏鸡出壳后24小时可失水8%,48小时可失水15%,当失水大于15%时,很快便会出现脱水症状。因此,雏鸡出壳后12小时后应供给充足的清洁的饮水,并保持饮水器的卫生,坚持每日清洗一遍。

6、密度适宜。舍内养鸡密度过大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小占用面积多,同时也不利于保温。在生产实践中,以每㎡养40-50只小雏鸡,或每㎡养20-30只中雏鸡,或每㎡养15-20只大雏鸡为适宜。

7、空气新鲜。养雏鸡要注意解决好通风换气的矛盾,在中午阳光充足时可开窗进行通风换气,特别对10日龄以上雏鸡更应如此。深秋和冬春季节应避免冷风直接迟到雏鸡身上,平时注意防止贼风侵袭。

8、环境卫生。不卫生和潮湿的环境易诱发雏鸡疾病,尤其是小鸡自痢和球虫病最易发生,因此,育雏室地面应保持干净,各种用具要经常消毒。

9、细致管理。要经常观察鸡群,掌握鸡群动态。减少应激因素,严防猫、鼠等进入鸡禽;随时检查舍温,温度过低往往引起雏鸡扎堆压死;发现啄肛雏鸡,可在被啄处涂上紫药水,千万不能涂红药水,因涂红药水后鸡啄得更厉害;7-11日龄要及时断啄,用断啄器切除雏鸡上喙的1/2和喙的1/3,在断喙前2天可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10-20/kg体重)和抗生素,防止出血,减缓断喙应激反应。

10、及时防疫。雏鸡1日龄时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毒冻干苗1.2ml,进行首次免疫。饮水加入5%的葡萄糖,0.1的维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各1500单位。2-7日龄在饮水中加0.02的痢特灵,饲料中拌入0.1氯霉素。7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或Ⅳ系苗按规定剂量滴眼滴鼻,进行首次免疫。14日龄时用法氏囊炎疫苗按规定剂量进行首次免疫。30日龄时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Ⅳ系疫苗按规定剂量滴眼滴鼻进行第二次免疫。40日龄时用法氏囊炎疫苗按规定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

(作者单位:150500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镇畜牧中心、151800黑龙江省巴彦县德祥乡畜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