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增强临床管理效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7
/ 2

谈谈如何增强临床管理效能

王凤霞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安镇卫生院161500

[摘要]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针对新形势下护士工作压力源,认真分析护士压力的原因,探讨其应对措施,对维护病人权益,体现医院职能,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病人入院就诊到疾病康复出院的每一个环节,护理人员都需要付出大量辛苦的劳动;针对护士工作繁杂、体力消耗大的特点,本文提出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应注意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遵守省时节力的原则;不断提升自我,化解临床护理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管理效能;压力源分析;化解压力;自我提升

[Summary]Thedevelopmentofnursingsubjectsrequiresnursesnotonlytohavegoodprofessionalskillsandaccuratejudgmentability;Italsoneedstohavecorrespondingpsychologicalqualityandcommunicationskills.Accordingtothepressuresourceofnurseworkinthenewsituation,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analyzethecausesofnursepressureanddiscussthecountermeasurestoprotecttherightsandinterestsofpatients,reflectthefunctionsofhospitals,and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nursingwork.Fromthepatientadmittedtohospitaltotherehabilitationofeachpartofthedischarge,thenursingstaffneedstopayalotofhardwork;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nurses'complicatedworkandheavyphysicalexertion,thispaperputsforwardthatnursesshouldpayattentiontotheuseofscientificworkingmethodsandobservetheprincipleofsavingtimeandenergy.Improveself,relievethepressureofclinicalnursingwork,improveworkefficiency,andprovidepatientswithhierqualitynursingservices.

[Keywords]Managementeffectiveness;Pressuresourceanalysis;Relievestress;Self-improvement

在现代社会医院的发展源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高效能的管理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的手段之一,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护理工作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是护理管理效能提高的体现,护理质量内涵的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力[1]。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有关压力源进行分析。寻求减轻工作压力的对策,变压力为动力,使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用知识去影响病人;用爱心去护理病人;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寻找护理价值的新亮点。

1.压力源分析

1.1人力短缺:目前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许多护理人员不仅例行的培训、必须的学习不能参加,连法定的休息也得不到保障。久之易形成恶性循环,使护理人员产生被遗弃感[2]。职业和环境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三班倒”工作制度常常导致护理人员生物钟节律紊乱;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工作,造成体力透支;长期面对病人的痛苦、死亡,病人亲属的焦虑、悲痛,使其精神高度紧张,这种特殊环境,极易导致她们身心疲惫,产生厌倦感。长期过度的压力使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神经质、睡眠紊乱、缺乏自信和上进心等。

1.2医疗纠纷频发: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院的期望值愈来愈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加上对医疗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患者与医院常发生纠纷。医疗纠纷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发生暴力伤害事件。对此,护理人员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久之产生恐惧感[2]。

护士常常陷入不安和忧虑,造成护士对工作的消极和倦怠,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下降;长期超负荷工作,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工作过于忙乱,必然会导致护理工作差错率增。

2.培养护理人员医院主人翁责任感:护理管理人员应协调好管理的两重属性,做到科学化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2]。在坚持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尊重护理人员的工作创新思路,重视其心理需求,给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培养护理人员医院主人翁的归属感、荣誉感及成功的满足感。培养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对于护理的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而能调动护士积极性,把护理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充当领导型和沟通型的专家,理解体谅下属,公平公正而不是陷于琐碎事务,事事亲力而为,而让下属无所事事。

3.确保医护人员待遇公平,让他们静心地工作: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护士提供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物资供应商应在保证仪器设备在完好状态下,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避免增加护士额外工作量。管理作风上,管理者应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用人所长,容忍所短,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各种人际冲突,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减轻因工作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使护士感到身心愉快,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改善护士待遇,提高社会地位医院管理者应在分房、晋升等方面对护士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进修、脱产/半脱产学习机会,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自信心。激励在管理中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手段,护理工作难严格量化及外部监督,必须尊重护士,倡导自我管理,护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得到肯定,希望得到理解认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向上。激励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评先创优给护理工作人员学习及进修机会,能极大的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宣扬优秀工作者,倡导全体人员以优秀为榜样,鼓励她们安心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4.提升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建立护理质量标准是对护理质量的提高的保证,护理质量标准既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的准则,更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它是根据护理工作内容、特点、流程、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及服务对象特点、需求而制订的护理人员应遵守的准则、规定、程序和方法。应该具体化,细则化,有其科学性,可衡量性及实用性。质量标准的建立应在广泛的资料收集基础上,由护理工作人员由目前的质量现状,寻找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薄弱环节,分析具体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研究对策,制定相应的管理或技术措施,提出可改良行动计划制定而成,付诸于实际工作有可参照性,可实践性,能在实际工作中起指导作用,并有持续改进的过程。护理质量标准应有具体的评价体系,最好能与护理人员效益工资分配方案相关联。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激发人潜在动力。总之,护士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压力的缓解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不仅要靠护士自身的调整,而且需要医院管理层及社会各阶层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加以支持和干预,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护理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其实是统一的,其最终日标也是一致的。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在具体的护理工作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准,“木桶理论”揭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的木桶的最短板,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出在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全体人员的业务学习,引进护理人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护士长能者居之,对业务不熟悉人员给予危机感,刺激全体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紧迫性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以达全员业务水平提高[3]。总之,在现代社会医院的发展源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高效能的管理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的手段之一,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护理工作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是护理管理效能提高的体现,护理质量内涵的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力。针对护理管理效能提高,我院广大护理工作人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高效能的护理管理对医院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月芳,闫丽红,康福霞,等.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17,36(2):92-94.

[2]徐黎黎,金雪梅.人事代理制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上海护理,2018,2:100-102.

[3]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况调查与分析.护理研究,2016,19(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