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毕汝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毕汝辉

毕汝辉

河北安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市065800

摘要:建筑项目质量安全问题对于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起到决定作用,群众也因此更加注重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其次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检查是指根据建筑项目主体结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之类指标针对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与其余情况展开综合性评估。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工程进行检查的时候,必须针对工作与详细的装置配置状况来采用不同处理手段,且与建筑中存在的外皮脱落、墙体变形以及外表开裂问题结合考虑研究,对建筑物有一个深入了解,之后依靠工作人员来确定建筑物监测之中必须重点重视的要点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引言

主体结构是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结构,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工程中,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求保证建筑质量、使用价值以及安全性,往往需要对主体结构进行严格的检测,分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制度与法规不完善

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地方的法规与制度以及技术的标准。但是我国当前很多地方的法规与政策还不够完善,法规制度不仅仅缺乏有效的连续性,变动的范围也比较大,这就非常不好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的工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开始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技术,但是没有出台与这些新东西相对应的法规制度,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1.2忽视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

相关的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这就很容易让工程质量的监管人员无法正确认识到工作的轻重缓急,在对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很容易出现错误,这样不仅仅使质量检测工作效率降低,还使得质量检测的工作量增加。

1.3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来说,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是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时无法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质量把关、无法将质量检测工作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没有规范性以及自身的责任意识低下。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2.1数分析法

参数分析法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目前来看科学性最高的方法。参数分析法的核心理念是在建筑施工前、施工作业中、施工完成后收集各个阶段的数据,分别构建建筑主体结构的虚拟模型,模拟各类情况,推算建筑主体结构各项参数的下限要求,之后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如果模拟参数优于实际参数,表明建筑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应予以调整或者重建,如果实际参数优于模拟参数,则表明建筑主体结构质量较为优良,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或者投入使用。参数分析法的优势是检测全面、科学,不足之处是过程较为繁琐,在小型工程中也可能缺乏实施条件。

2.2重点检测法

重点检测法是指针对建筑主体结构的重点部位、环节进行检测,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价值,该方法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效果也较为良好。决定建筑价值和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核心环节、部分质量优越,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价值就能够基本稳定,其他部分进行微调即可。重点检测法针对的主要对象包括沉降率、承重设计、砌体强度、连接部位力学性能以及外观检测。此外,如果将检测工作分为不同阶段,还应考虑各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比如施工早期主体结构地基强度、入室线路预留孔洞等。重点检测法的优势是能够有效了解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性能,但可能忽略细节。

2.3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就建筑安全性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检测过程中,可采用钻芯法和回弹法。所谓的钻芯法指的是检测时先用钻芯仪器取混凝土芯样,而后通过观察、检测判定其强度。此种检测方法优点精准,缺点是会损伤混凝土结构。因此,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中会适度采用钻芯法。某些建筑工程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检测时,无需检测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可检测混凝土试块样本或回弹法检测。所谓的回弹法指的是检测时应用回弹仪器,仪器上的重锤接触到混凝土表面会弹击,依据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确定其抗压强度。如果回弹值越高,那么混凝土表面具备较高的硬度。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推算。

2.4外观与尺寸检测

通过目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和尺寸,对总轴线标高和截面尺寸进行测定,确保混凝土构件在外观和尺寸上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蜂窝和凹坑等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也会导致建筑工程在外观上的审美缺陷。在进行尺寸测试过程中,必须及时发现建筑结构在尺寸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错误缺陷进行标记。

2.5混凝土检测

①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只有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安全才能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由水泥、石子、沙子、水、外部添加剂等组成,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对砂石的硬度、粒径,水泥性能、标号,水质等进行检测;②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在建筑施工中,水泥及骨料等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使用的为商品混凝土则不需要关注,只需要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测即可,落实混凝土结构质量。如果混凝土塌落度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避免造成更大影响。另外,混凝土强度检测,施工中需要在施工现场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而且检测后,对混凝土的浇筑位置进行试样的留置与抽样检测。不仅要严格的按照检测的相关标准,还需要控制好样品的数量与取样的标准。针对建筑工程的每一层使用相同的混凝土需要取样检测,还要进行标样的留置进行正规的养护,从而达到检测的标准要求。对于相同的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工作,也需要留置试块检测。除了检验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还需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进行检验。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验收的方法

3.1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主体结构的验收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进行,一般来说,工程质量验收要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并对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首先,组织验收人员对施工现场开展观察、测量,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和记录。然后再分析数据,评定工程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质量。

3.2进行施工技术资料分析

要判断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查、整理并分析施工技术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施工技术资料包括建筑材料产品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施工试验资料、见证试验资料、分部分项和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等,验收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对其进行整理、编号与分析,确保施工技术资料具备真实性、可靠性和齐全性的特点,并满足设计要求。

结束语

通过分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常见方法包括参数分析法、重点检测法、阶段检测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各具优劣势,要求根据工程情况实际选取。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应用价值,也进一步阐明了其应用的方式。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有助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程钢.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J].河南建材,2017(05):2+4.

[2]廖晓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265~266.

[3]杨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