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3

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刘云霞王钟锐

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刘云霞王钟锐

作者简介:

刘云霞(1981-)女,河北沧州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王钟锐(1980-)女,河北沧州人,廊坊师范学院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改的深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为今后的终身学习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涵义,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教学

1.自主学习的涵义

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进行了不同的阐述。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自主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Littlewood(1996)认为,自主作为一种能力包含能承担抉择责任的动机和信心,学习者具有独自选择的愿望和能力。愿望就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动机和信心;能力指学习者具备为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及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他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涉及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的确立和确定,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估、检查、监控和测试。

国内学者单志艳(2004)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地计划、监控、评价和调整的过程”。由这些定义不难看出,虽然在定义方面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对于自主学习的内涵似乎都强调学习者自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监控和约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2.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2.1大学英语教改的大势所趋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者们纷纷认识到受经验主义影响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在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高校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2.2英语学科特点所决定

由于扩招,高校英语教学不能够满足小班授课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受到了一定影响,课堂上的语言操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代语言学认为,英语学习要经历一个“知-会-熟-自动化”的过程,课堂教学所教的内容只能满足“知-会”的需要,而“熟-自动化”就需要学习者自己的反复练习才能够实现。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2.3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目标倾向于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信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将在人所接受的教育中占有越来越小的比重。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离开教师和学校之后依然能够保持终身学习。

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1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

受经验主义影响,以往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授课。教师尽可能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以全部接受教师的知识为学习目标。这种“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不能够得到保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认知主体上的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师生平等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成功进行意义的建构。

3.2运用自我调节策略,培养自主意识

Zimmerman(1989)认为,自主学习从心理过程来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或意识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他认为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当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他的学习是自主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动机方面,需要学习者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增强自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者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定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自我反省定出新的学习目标。在行为方面要求自主学习者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源;例如利用网上平台为学生展现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的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等。

3.3因材施教,确定有效目标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总是挖空心思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而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自己将要建构的意义模糊不清,自主学习也没有目的性。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找出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Nicholls(1984)曾提出各种学习行为之所以在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是否有效。有效的学习目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的放矢,一旦目标完成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不会盲目。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之中选取难度大一点的教材来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就要帮助学生制定相对较低的学习目标,使其在自主学习中有成就感,才能越学越有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监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按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其他同学更为科学的学习经验。

3.4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Lowyck,J.,200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模式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可见,协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小组制定学习方案,进行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在小组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共同收集学习资料、共同对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辩都会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一部分,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中有一课题为“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预先找到大量有关美国文化的视频,图片。全班同学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汇总出美国文化标志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达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并且,在协作学习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

3.5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只是通过终结性考试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评价,属于量化评价,主要是用一次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英语学习的优劣。这种评价机制造成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抱佛脚”的现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加终结性测试。

形成性评价倡导一种新型的、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借鉴了多元智力理论的成果,对学生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的情况以及阶段性的学习进展情况。(高德新,于秀金,2008)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对其一个学期内的种种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参加英语活动加分、网络自主学习情况加分等。形成性评价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学生本科目的总评成绩。形成性评价的成绩应该占到学生总评成绩的30%-40%。在这种评价体系的监督下,学生日常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这样的双重评价体系不再是一次考试来评价学生优劣,不仅可以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可以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存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督促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英语能力。

4.结束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大学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在校园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的综合能力。走出校园,这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成为不断进步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3.

[3]HolecH.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Press,1981.

[4]LittlewoodWilliam.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5]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6]Wilson,B.Constructivistlearningenvironments:Casestudiesininstructionaldesign[M].NewJersey:EducationalTechnologyPublications,1996

[7]Lowyck,J.Designofcollaborativelearningenvironments[J].ComputerinHumanBehavior,2001,(17).

[8]高德新,于秀金.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8,(5).

[9]姜有为,周运海,张刚,范金玲.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