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分析

周荣

祁阳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160例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B组患者接受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血液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目标性抗感染治疗;治疗效果

血液病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血液系统疾病本身、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而血液病患者是发生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感染后又可促使血液病病情加重,如此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患者的预后不利。如何迅速有效地控制感染病情是临床治疗的关键[1]。本研究分析了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160例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为对象,均因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患者80例,包括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岁~70岁,平均年龄(47.36±11.25)岁;体重20kg~78kg,平均体重(56.27±12.35)kg;血液系统疾病类型包括急性非淋巴白血病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多发性骨髓瘤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58例、泌尿系统感染22例。

B组患者80例,包括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5岁~72岁,平均年龄(47.64±11.32)岁;体重18kg~77kg,平均体重(55.84±12.46)kg;血液系统疾病类型包括急性非淋巴白血病3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多发性骨髓瘤1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56例、泌尿系统感染24例。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血液系统疾病类型、感染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

A组患者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伴随症状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品种。呼吸道感染者一般选择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第3、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泌尿系统感染者一般选择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等[2]。

B组患者接受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在抗感染治疗前留取病原学检测标本,进行致病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品种[3]。

1.3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B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感染是血液病患者住院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给予足量、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防止感染进展恶化,减少因感染引起的患者死亡。由于抗生素的临床滥用常导致耐药菌形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常常被人诟病[4]。一般建议采用目标性抗感染治疗,从病原学标本中获得可靠的阳性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治疗效果,减少盲目应用广谱抗生素,从而降低由于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在理论上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却不太适用。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经过放疗、化疗等治疗后机体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严重的感染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前需要留取标本进行致病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通常需要2~3d才能得到可靠的病原学结果,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结果。甚至有时会发生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感染的诊断标准,但却得到阴性的病原学结果的现象。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尤为重要[5]。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伴随症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等综合判断可能的致病微生物,同时考虑患者原发病情严重程度、免疫状况、抗菌药物的药代学/药效学特征、肝肾功能、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所选择的抗生素药物应尽可能覆盖可能引起感染的致病菌。在获得确切的病原学证据前,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可防止错失最佳的抗感染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6]。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治疗是否及时、药物选择是否恰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非单纯的仅凭经验治疗。对于发生感染的血液病患者仍应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当获得了确切的病原学证据后,应及时由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转为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即由广谱抗菌药物改为有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本研究中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为(4.45±1.06)d,采用目标性抗感染治疗者感染症状控制时间为(7.12±1.82)d。这一结果提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迅速控制感染症状。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者未发生一例患者死亡,采用目标性抗感染治疗者死亡3例。这一结果提示,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因感染导致的死亡,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胡萨萨,宋马小薇,董亚琳,等.247例血液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1):68~70.

[2]郭智,何学鹏,陈惠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TG治疗后发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6):444~445.

[3]沈建良,宫立众,刘代红,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1):853~855.

[4]万正兰,杨翠兰.血液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C):35~36.

[5]崔巍.危重病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合理性[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963~965.

[6]金玲,张永红.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抗感染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9(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