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六味地黄汤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李泉萧峰

李泉萧峰(寿光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050-02

【摘要】六味地黄汤是常用的滋阴补肾方剂,有广泛的治疗用途,本文重点讨论本方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防治,从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本方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各危险因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以说明本方对中老年人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动脉硬化性疾病综述

六味地黄汤,原名地黄丸,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中用熟地补肾阴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山药补益脾胃;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泄肾火,以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肾虚火,以制山萸肉之温该方组方严谨,三补三泻,补泻结合,兼清虚热。方中各药合用,补中有涩,涩中有渗,成为甘淡和平补而不滞的平补之剂,用之滋补而不留邪,降泻而不伤正,是通补开合的代表方。本方原为专治小儿肝肾不足之证,本文就有关六味地黄汤在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临床运用作以下综述。

1实验研究

1.1调整血脂紊乱六味地黄汤加丹参、黄芪、山楂、荷叶,耳穴—肾穴、脾穴、肝穴,能使血清TG、TC、ox-LDL含量明显下降,HDL、血清ApoAⅠ含量明显上升;ApoB、Lp(a)含量显著下降,并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的血清FBG、FINS含量,升高ISI[1]。日本学者报导,六味地黄丸能降低心肌羟脯氨酸浓度,间接提示减少胶原的沉着,为防治心血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2]。王秋娟等研究发现本方能调节高血脂症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紊乱的血脂,本方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1.2抗动脉硬化实验证明其能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减少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出血时间,逐步改善血液的黏、凝、聚、滞状态。降低血脂、Fg含量,减少内皮细胞分泌PAI,增加t-PA水平,维持PCI/TXA2、t-PA/PAI的动态平衡和清除自由基,改善大鼠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调节血脂和纤溶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实验表明其能显著降低大鼠TG、TC、LDL-C、MDA和外周血循环CEC含量,显著增强血清SOD活性、升高NO、NOS、和HDL-C。减少细胞中LDH释放量,促进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抑制ox-LDL造成的内皮细胞凋亡、将低凋亡率。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对HUVEC的保护率提高,内皮细胞凋亡率则降低。

1.3抑制氧化作用本方能明显抑制实验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延长聚集时间,使血浆和脑组织中的SOD、6-K-PGF1α和t-PA水平增高。明显抑制/降低血浆中MDA升高/含量,减少TXB2、ET的分泌,拮抗PAI和Fg的升高,降低脑组织中脂褐质的含量。并与维生素E有协同提高SOD活性、加速消除自由基、纠正糖尿病自由基的代谢失衡。

1.4对血糖的影响现代药理研究,熟地、泽泻有降低血糖作用。有研究表明,本方能减轻实验大鼠胰岛素抵抗,延缓餐后高血糖出现的时间并降低血糖升高的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且对体质量无显著影响。刘保林报道,六味地黄制剂可增加正常小鼠肝糖原的含量,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刘玉琦等研究结果证明六味地黄汤能明显降低正常动物和阴虚动物的血糖含量。李佳等报道本方可显著降低OLETF大鼠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5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栓性疾病包括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董滟等报道了本方通过维持糖尿病大鼠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干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2临床研究

2.1治疗糖尿病通过对40例患者3个月的治疗观察发现,其能使FBG、PBG、HbAlC、FINS水平均明显下降,FBG/FINS比值、ISI上升,总有效率分别为85%。乐群等报道用六味生脉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总有效率81%。韦咏莲将4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用六味地黄胶囊治疗6周,发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葛立君对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加服本方治疗4周,结果显示本方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24h尿糖、减少血糖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认为其降糖机制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或增加受体对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产生的。曾永红等用本方对5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一年半的治疗,未发现恶化为糖尿病者,故认为本方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2.2治疗高血压病陈康远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7例,处方:熟地黄20g,泽泻5g,茯苓15g,山药15g,钩藤15g,夏枯草15g,牡丹皮10g,山茱萸10g,菊花l0g,石决明30g。兼证者随证加减,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不用其他降压药或影响血压的药物。结果说明原发性高血压病无明显合并症者疗效较好,合并症越多,疗效越差。周梨仁等认为高血压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以六味加生石决明50g,龟板24g,育阴潜阳;知母12g,黄柏9g,清肝降火;地龙9g,钩藤12g,镇肝熄风。治疗前后比较血压明显下降。聂孝平用本方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16例治疗7—15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俞箴等用六味地黄胶囊治疗眩晕肾阴虚证60例,结果发现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3治疗冠心病赵梦华报道六味地黄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用药后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比用药前明显下降提示六味地黄丸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可发挥作用。有报道用本方加味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使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同时,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用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普遍降低,提示对冠心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方作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总结

《景岳全书•非风》中明确提出阴虚是老年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而目前研究也已明确年龄是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六味地黄汤恰恰切合老年人肝肾阴虚基本病机。综上可见,本方从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肝肾亏虚病机改变的中老年人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艳伶,凌湘力.耳针及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7):9-11.

[2]日•原中琉璃子.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动脉硬化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