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试析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刘燕

——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

刘燕

德宏职业学院云南678400

摘要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定量分析对此现状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在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意见》颁布后,全国各类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但边疆地区的高职类院校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认真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边疆高职院校学生现状调查来分析问题,并找出相应调试的对策。

一、现状调查

本文选择德职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是因笔者任教于此,收集材料快捷、方便、客观,且易整理,具有一定地代表性。本次调查从在校生角度了解云南边境高职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采取随机分层方法,选德职院三年制大专班13级临床班、助产班、影像班、14级护理(2个班)、检验班、临床(2个班)共8个班做为调查对象。

(一)调查情况

1.通过学生基本信息调查中显示:民族一项中:汉族占51%,少数民族占49%占总调查人数的近一半,这是边疆地区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2.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来源情况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来源选择“教师”的占了63%,占绝对地优势。3.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认为“心理咨询提高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和“心理健康的人也能从咨询中受益”的学生分别占了80%、71%,两者所占比例都相当高。有占51%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老师会遵守保密原则”。这说明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常赞同与渴望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4.从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及对心理教育关注情况分析,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教育与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总共占68%,“非常愿意”与“比较愿意”总共占74%。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可见边疆高职学院学生在社会前进的潮流中,不仅关心文化知识与技能水平,同时也不断地关注着自身的心理状况。5.从学生希望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指导中调查显示,占63%的学生更希望通过“网络留言心理咨询”,大部分同学希望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工具进行心理咨询。另外,占近7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希望在“学习能力培养教与潜能开发”方面获得相关指导的学生占了56%。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分析中发现边疆地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并亟待解决。现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云南省边疆地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观念薄弱,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观念较为传统,信息相对闭塞,教育意识的认识模糊甚至错误导致。其次,边疆地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法简单,当前,边疆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再者,边疆地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目前边疆高职学校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但是由非专业教师任教,学时也较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第四,边疆地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进程缓慢,边疆高职院校计算机与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资源不足,边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还没有完善起来。加之边疆高职学院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急待实用的价值观,多少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边疆地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地区差异,它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相比,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正确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针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对广大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化发展、潜能开发等方面起引导作用。因此,边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并采取相关可行的措施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性改变。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

建立云南省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学院育才育人的良好氛围。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学院党政部门、学生处、团委、保卫处、专业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和指导作用,深人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三)运用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边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灵活多样地开展,学院不仅开设理论课程,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工作、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心理剧情境小游戏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四)加快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学院要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建立校园心理咨询网站,由心理教育专业的教师提供相应地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网站更加便利地为学生做心理服务与指导,使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实现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边疆高职院校应选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测量软件,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育的科学性水平。

(五)缩小边疆地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差异

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高职学生心理负担很重。边疆地区高职学生相比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学生来讲,大多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心身成长,自卑、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心理的阴影。相关领导及专业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问题,努力使学院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克服心理问题。此外,针对边疆地区民族多样化这一特殊环境,高职院校应加强各民族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并尊重各民族风俗及差异,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使高职院校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缩小边疆地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内地与沿海地区间差异。

参考文献

[1]刘琪.星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与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4(1).

[2]袁能先课题组.透视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尹红新.史俊芳等: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4).

[4]王杰: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

[5]李可:贵阳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董文军: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原则[J].教育探索,2007(14).

[7]刘红.贵州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D].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2)

[8]宁艳.刘志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及实施对策[J].理论与观察,2002(3)

[9]凌苏心.陈卫旗: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