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城市公交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建设与研究武黔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3

蚌埠城市公交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建设与研究武黔军

武黔军

(蚌埠城市通卡有限公司,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摘要:公交企业ERP系统是指采用ERP管理思想,结合公交行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将公交企业向乘客提供的服务作为“产品”,将支持、生产这一“产品”的各种“工序”作为“供应链”,以运营调度和技术保障为两条主线,以人员和车辆为两大资源,组织成一个相互验证具有多级资源控制管理的供应链关系,实现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的最佳规划和运用的一套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先进公交系统(APTS);智能调度系统

前言

城市公交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公交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管理难点,如:1、运营调度不可控且效率低,2、行车安全缺乏有效监控、3、各种后勤保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不够精细,对车辆维修保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法实时、准确、完整、客观的量化采集分析,运营现场“管、用、修”之间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沿用传统管理手段已经无法得以有效解决,国内公交行业都在积极的探索依靠信息技术,改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公交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全国公交同行的共识。

公交信息化建设,不是将现有的人工管理和操作简单地搬到电脑上,不是为公交企业提供固化的管理方式,而是提供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可依据事实情况需要进行流程的重组、优化、改革和提升。

ERP系统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system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英文缩写,是20世纪90年代起在美国及西方开始流行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的总称。企业通过实施ERP等管理信息化工程,利用计算机的准确性和非情感性,借助网络的及时性和公众性,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和工作流程集合在一起,实现了决策过程快速科学、工作流程协调一致、员工行为积极规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

公交企业ERP系统是指采用ERP管理思想,结合公交行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将公交企业向乘客提供的服务作为“产品”,将支持、生产这一“产品”的各种“工序”作为“供应链”,以运营调度和技术保障为两条主线,以人员和车辆为两大资源,组织成一个相互验证具有多级资源控制管理的供应链关系,实现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的最佳规划和运用的一套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实现的目标

公交企业ERP系统建设在公交企业内部,针对员工、车辆、线路、路队、分公司、管理部门、集团等不同级别、不同职能的管理、执行、核算单位,根据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全面覆盖公交企业的运营计划管理、运营调度管理、运营收入管理、客流统计分析、车辆管理、线路管理、车场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燃料管理、维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实现公交相关运营管理数据和指标生成、收集、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二)系统建设原则

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的建设中将遵循如下原则:

1、统筹规划(包括标准、流程、功能、界面等)、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2、规划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保证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

3、全面满足公交信息化需要,保证公交业务数据和指标的准确性、完整性

4、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与开发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遵循标准化原则,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6、使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7、采用主流产品和先进技术,保证技术体系架构科学合理并适当超前

8、保证系统全面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9、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系统结构和功能组成

根据蚌埠公交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构筑先进公交系统(APTS),其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有机衔接的关系,并与相关外部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对外开放平台。城市公交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是先进公交系统(APTS)的一个核心子系统,属于业务功能层。ERP系统是以WEB2.0技术为核心,客户端采用瘦客户机形式,工作台只需运用简单的Web浏览器的B/S模式,实现移动办公,确保了业务的安全。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和大集中的管理模式,服务器端客户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升级和维护的难度。

ERP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营运管理子系统、人资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智能调度子系统、线路管理子系统、车辆管理子系统、收银管理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三、系统运行平台搭建

(一)、系统平台环境

系统采用两台小型机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双机热备,自动切换,确保系统不停机运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Unix操作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系统以SAN架构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实时存储,数据以裸设备方式保存在存储阵列上,保证数据访问的高效性;同时系统通过备份服务器的备份软件将数据库数据每日定时自动备份到备份存储上,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

所有应用服务器均采用Windowsserver2016操作系统,并对各应用服务器进行双机互备,业务访问通过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处理后,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二)、系统网络环境

系统采用内网+VPN专网架构,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各分公司、处室只有通过VPN防火墙的安全访问策略验证后才能访问数据中心,确保网络安全。

(三)、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中性能最优、并发处理能力最强的Oracle11G数据库。业务系统使用基于VisualStudio.net2015的主流软件开发,该软件适合于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的web应用模式。

四、系统建设效果

1、ERP系统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

第一、ERP系统建设是改善公交系统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3G视频监控提高车辆利用率、通过客流检测提高车次载客率达到优化线路,通过对交通资源和交通环境的充分利用,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为车辆运营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资料,从而降低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公交车辆整体运行速度,从而使公交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通过实施该系统达到公交车辆的准确正点运行,从而为公交出行为主的人们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ERP系统建设是公交管理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公交企业由单一依赖基础设施扩张的粗放型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式交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同时促进整个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缩短出行总时耗、提高车辆运营速度和均匀性,从而使公交在同等出行距离条件下,相较其他交通方式,能提供更为迅速的出行,通过短信发布服务系统使乘客获得出行前、出行中的公交服务信息,将提高公交吸引力,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提高市民出行满意度。

第三、ERP系统建设同时是一个良好的媒体宣传平台。系统不仅实现了公交车辆的运营指挥和调度智能化以及运营收支的计算机化科学管理,而且通过在公交线路和公交车内安装的显示终端能够实现更广范围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交互平台。通过这一新的平台,能进一步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确立公司的品牌。

第四、ERP系统建设将促进城市交通体系的研究与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公交车辆动态信息,能够帮助公交企业准确科学地确定公交行业的指标体系包括运营收入、运营成本、运营准点率、站点覆盖率、出行时间、出行比重等,对城市的公交道路网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ERP系统建设产生的企业效益

通过实施ERP后,实现了行车、配车计算机化,调度、监控可视化,车次管理数字化,里程管理数字化,车辆油耗管理数字化,报站自动化,人员出勤管理自动化,机务管理数字化、透明化,公交企业运行数据垂直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公交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第一、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

ERP系统的实施让线路调度员数量可减少50%以上,可实现一级调度,取消场部调度。达到等距运行、均衡运距的效果,同等客流情况下可减少车辆配置4%左右,节约了15%以上的能源消耗与维修成本。系统的智能化简化了原有组织架构,提高了工作效率,仅此一项每年至少可以减少20%以上的人员和往来成本。

第二、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

公交ERP系统建设通过采用统一的基础信息,综合准确的单车单人运营数据、营业收入数据、车辆燃料物料消耗数据以及车辆维修记录数据,分析出的公交企业各项运营经济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体现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益。

第三、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

公交ERP系统建设以计算机化的电子数据形式采集和存储共交运营环节中的收入、运行、维护和成本支出等信息,通过成本收益性指标衡量公交的经营管理绩效,对司机、车辆、线路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公交企业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第四、节约企业的维修成本

系统基于真实的运营统计数据,为机务工作提供了坚实准确的管理基础,对保障营运工作,降低企业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节约企业的意外事故成本

公交ERP系统建设从智能化调度中的各种超速、非正点报警信息提示,到车辆维护保养的管理都统一规划,形成一整套车辆安全运营保证体系,保证了公交车的正常安全运行,使得公交能够降低事故率,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乘车环境,同时更大大降低了公交企业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支出。

五、系统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一)、系统建设的难点

1、业务需求不充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意识不强。有些部门还没有树立起用信息化推进交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意识。其次,主动性不够。一方面,有些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信息化部门的事,没有主动从业务角度出发具体的提出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信息化人员在制订规划、安排计划时也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主动、细致、科学、反复的调查论证还没有形成制度。最后,业务不熟悉。具体业务部门人员不熟悉信息化技术问题,更为突出的是信息化人员对交通业务十分不熟悉。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需求和开发“两张皮”问题十分突出,“互动机制”远未形成。由于需求不清晰,系统开发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容易造成与实际有较大的脱节,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造成了浪费。

2、“决策者”的支持力度

“决策者”是信息化成功的主要支持者、失败的主要责任者,也是信息化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信息化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展开,涉及多种调整和变革,这些都必须由企业决策者来强制和指挥。从国家政策到企业主管部门到公司决策者,首先要统一观念,下定决心,关键做到以下四点:战略理解、推动强劲、组织保障、资金保证。“决策者”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ERP系统的成功实施。

3、是“拿来”还是“自造”的选择

成熟的产品和应用一定是从市场上选择的,但是公交ERP系统是与企业管理、业务关系联系紧密的非标准化产品和应用,必须要有企业的深度参于,同时又要有市场的规范化,应用自身的标准化,这样的系统就会产生受制于人或水土不服的风险。因此ERP系统建设中人才队伍的建设与适当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更容易实施成功。

4、实施ERP系统后如何出效益

效益是用出来的,不是ERP系统开发完就能自动产生的。ERP系统是大脑的延伸,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手和脚,它可以帮你分析决策,但一般情况下不能帮你执行。信息系统的组成中人是最能动的要素,再好的系统也需要人去执行它。因此ERP系统的成功需要做到的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使用这套系统的人员的素质。

(二)、ERP系统建设存在的风险

企业ERP系统是复杂的社会技术工程,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存在如下八大风险:系统定位不准;系统上马的时机不当;系统选型失误;系统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理;系统实施后培训不够;系统运行后的维护不到位;系统没有评估;系统难以扩展等。这些风险会最终导致ERP系统实施不成功,从而会造成撤销项目;降低项目目标;资金超出预算;项目周期无限拖长等后果。

(三)、系统建设的体会

1、ERP系统是“一把手”工程

企业各个层级的“一把手”的观念更新和对公交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是关系到公交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从高层管理者,到中层管理人员,再到各个层级相关人员对公交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并认真扎实的履行各自在其中应尽的职责,积极的、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充分调动所在单位职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公交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没有可靠保障的。

2、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和严格各项考核,认真落实经济责任制,是保障系统得以有效、正常运行的条件

在系统正式运行之初,就着手全面建立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与先进的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相关经济责任制,重在建立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和系统运行评价体系。制度的内容涵盖各层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坚持推进系统的深入应用,持续总结系统应用中的经验教训,并全面分析系统应用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加以整改落实。

3、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效益驱动、瓶颈优先

ERP系统建设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总体思路上要有全局观念,在具体实施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分步、分阶段实施和推进。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实施、使用。整个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要具有系统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技术的发展,需求的变化,导致拓展与深入,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整个的过程,实质上形成了企业新的管理思想与流程再造,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效益驱动、瓶颈优先的理念。

4、公交企业必须要建立起较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才能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运行

要确保公交企业ERP系统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运行,必须要逐步建立起公交企业自己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从项目立项、调研、开发、实施的过程参与,到系统投入使用以及系统维护的整个过程参与,而且随着信息化深化应用,企业自身需求和软硬件技术都在不断的变化,升级或者更新,因此,企业应该设立公司信息主管(CIO),成立公司信息化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培养一支较高素质的IT人才队伍,负责组织公司信息技术应用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六、结束语

实施公交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使公交企业能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建设生产流程控制与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协同办公的高效可控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确保企业能够依据市场的变化,时时、灵活地对全公司的人力资源、车辆资源、资金资源、其它资源等各方面进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监控管理,即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业务流程不断改革、调整、提升,将企业内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对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的最佳规划和运用,从而使公司的经营进入一个全新的精益化管理时代,全面提升公司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