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更新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苏美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苏美环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需要。本文以Goforit八年级上《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目的是养成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和作风,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教师似乎对自主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在课堂上要么什么都不讲,彻底放手让学生自习,要么什么都讲,讲完后让学生记忆、背诵。这样的自主学习不是很盲目就是很枯燥,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很差。笔者根据初中英语学科特点,结合Goforit八年级上《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一节课的教学案例,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与观点。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2011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也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如果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那么教学也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罢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堂学习?答案只有一个,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达到不教……”本节课在设计时本着“学生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原则,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理念,以促成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又有利于形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对于获取知识、培养个性、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等方面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需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学习英语培养成一种兴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对英语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中学生缺乏意志力,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或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才能保持他们积极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导入时能做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1.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斯宾塞曾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学会生存,重基本能力、发展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学生角色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确立了主体地位、教师由传授者转向参与者,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教学方法更注重于师生互动,注重于启发、探究为主,注重于隐性目标——创造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角,通过自学、探索、发现,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去获得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刺激。教师作为导航者、设计者,精心备课,从备大纲、备教材,转向更多的备学生。从备教法转向备学法,备如何创造情境,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处理教材,进行创造性劳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中,随口询问学生喜欢什么饮料到分别给学生品尝香蕉奶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欲试,让学生在学习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从开始的材料自行准备milk,banana,apple,cup,blender等,再到学生自行动手操作:first,next,then,finally,最后学生品尝到自己制作出的奶昔drinkthemilkshake。这样,课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这一模式。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让学生亲手制作香蕉奶昔,品尝奶昔,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亦学得开心、有趣。

2.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中的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从而达成统一的目标。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中,各角色还可进行互换,使学生从各方面得到锻炼。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建构、主体的参与与相互合作,学生首先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能够处理、加工得到的信息,然后才能交流,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的尝试。实施过程如下:

在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首先Step1笔者用ppt图片形式给学生呈现了本节课所需要的重点单词。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准备。Step2.四个任务:Task1.1a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动词完成图中的句子。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派代表回答。Task2.1b听录音并给以下操作指令排序。让学生听完录音后,小组互相检查核对,如有疑问小组探究思考。Task3.小组合作,讨论制作香蕉奶昔并用英语描述制作步骤,然后派出代表复述制作过程,巩固知识。设计以上三个任务主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先听后说,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铺垫,并遵循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自学能力。Task4.将学生分为小组,自己动手制作香蕉奶昔,并阐述制作过程。设计这一任务的意图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多说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检查好学生是否已掌握好已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这节课题探究贴近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目标转化成教学任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各组员必须先独立推动学习的进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又是一次再学习、再提炼的过程,在全班汇报时又是自我评价和接受同学、教师评价的过程。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中,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合理的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驱动力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过程,并是后续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若缺少合理的评价机制,自主学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也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喝主动性。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要主动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过程、合作性、创造性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6]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发现学生学习的闪光点为主,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参与情况、小组交流中的相互认同感、组员之间的关系等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小组交流、表演过程、知识的讲解等方面进行互评;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例如在课堂上发现某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意义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新颖,应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总之,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注重从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哪一位教师能教完所有的知识,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完成。就外语教学来言,“教是为了不教”,“外语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自然就水到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转变为我要学习,师生定会同乐于英语天地。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英]斯宾塞(HerbertSpencer)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外国语翔安附属学校

邮政编码: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