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研究--传统模式与EPC模式之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研究--传统模式与EPC模式之比较

郑彬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10048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作为项目物资准备和引进的重要部分,采购模式的科学化贯彻对于成本控制、物资质量控制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位从传统采购模式与EPC模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EPC模式应用的优势,以此能够为实际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优化落实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项目采购;采购模式;传统模式;EPC模式

一、工程建设项目采购分析

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采购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且比较复杂的工作。在一系列采购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项目采购人员需要在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需求和建设目标的层面上,深入到市场中了解,合理选择,保证最终采购需求既能够满足实际建筑工程项目需求,同时为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具体而言,工程建设项目采购工作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多次采购是其首要的特点。对于一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建设工程量大、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且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定因素较多,所以为了保证采购结果能够最终项目需求,分为多次采购。多次采购,一方面,能够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尤其是物资的新鲜性,有效控制了其实际应用性能;另一方面,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多次采购能够有效应对建设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灵活调整的需求,有效应对工程建设中对物资的突发性变化。其次,采购周期长。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其建设周期长,所需要的物资量也是非常大的。工程项目采购工作需要长期与某个物资生产单位建设长效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获得物资,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稳定化的物资。如,当前部分工程项目交货的时间周期最长为一年以上甚至长达两年。采购时间较长,同样决定了在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对采购单位的审查。然后,在建设工程项目采购中,技术性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体现为,不同的物资在建材市场中规格和生产标准不同,这就需要采购人员细致化对比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合理选择;另一方面,建材市场物资采购中,采购人员需要与采购厂家进行技术性的谈判,进行“讨价还价”,并且要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最后,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其所需要的物资并不是来自于某一个生产厂家,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厂家内,尤其是面对当前建材市场扩充发展的当下,供应商的分散进一步加剧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困难性,采购过程中非常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

基于以上分析,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特点,决定了在采购工作进行过程中,必须突出应用特定的采购模式,以此保证整个采购工作向着有序化的方向进行,同时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最终采购物资满足实际工程项目建设需求。

二、传统的采购模式分析

传统的物资采购模式主要是基于供应链而存在的采购模式,其主要分为集中采购模式、JIT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采购模式。

首先,集中采购模式的应用。集中采购是针对某一项物资在一个厂家进行集中的采购,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是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其一次性大批量购进,规模上获得的优势,同时给项目建设企业降低了经营风险。

其次,准时制采购模式。这是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保持长效的联系,当采购方需要的时候,与供应商联系,供应商迅速反应,便可以直接为其提供所需的物资。

最后,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此种模式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采购方物资库存基本上是由供应商进行集中管理的,供应商及时掌握采购方的整体需求变化,及时补充库存。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引进使用较晚,整体上还需要极大的改进。

上图为三种采购模式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以上三种作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传统模式应用最为典型的三种模式,虽然有其优点存在,订单式缺点的存在同样给实际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EPC采购模式分析

EPC采购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也是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创新改进应用的一种模式,其既能够基于当前建筑项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考虑,同时能够有效对采购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在采购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化的追踪管理,有效保证了物资的采购质量,且控制了采购成本。具体如下:

1、采购模式特点分析。

EPC项目采购模式在实际贯彻落实中的应用能够从项目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勘察分析,在设计阶段,明确采购的需求,其有效应对了资源多边形的需求。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改进基础上,EPC采购模式的使用能够促使订单生产和产品用户有效结合在一起,且在根据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和设计规划形成基础上,改进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跟随项目设计和施工变化实现灵活调整。

具体而言,EPC采购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标准,有效降低了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此种模式设定的标准化业务模式,促使各个供应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沟通合作,针对采购方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而采购与供应的重点则是协调各种计划的执行,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落实。其次,供应链管理模式改进基础上,整合内外部资源,并且通过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EPC采购数字供应管理模式。最后,供应各方能够与采购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根据EPC项目模式,能够从项目建设进度、技术、质量、成本、设备、材料等方面进行需求信息的综合反馈,信息高效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及时作出反馈。

2、优势分析

EPC模式在物资采购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整个采购工作结合前期的设计成果和建设阶段需求变化等灵活调整物资采购需求、采购标准和采购进度以及采购量,整个采购工作与前期设计和后期建设有效衔接在一起,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

在供应链采购模式改进分析基础上,EPC项目模式应用中,能够将物资采购的物流实现服务外包。物流服务外包有效降低了物资采购中额外成本的花费,同时降低了物资管理风险,对于提升工程项目作业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基础上,相比传统模式而言,EPC模式实现了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其主要是在供应链管理的内部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电子数据的及时交换,并且电子市场与外部市场发展有效联系在一起,能够及时收集最新关于物资的信息,物资采购价格的透明度也会极大提升。且,大量的供应链电子管理方式的建设,提升了EPC采购模式的网络竞争性,这就导致供应商为了获得与项目建设方长效的合作会特别注重提升商品和服务采购效率,这对于采购方和供应方双方而言是一种双赢的模式。EPC模式基础上供应商电子管理模式生产进度、生产计划、生产质量等方面实现有效的合作。

小结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应用中,EPC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改进,其在保证物资有效管控,管控物资提供进度以及控制采购成本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PC模式在实际物资采购中优化使用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兵.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模式研究--传统模式与EPC模式之比较[J].中国科技纵横,2015(14):93-98.

[2]张嘉璐.工程项目设备采购模式和采购过程风险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