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变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对称变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苗建成

苗建成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734300;王民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734300

对称问题是中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它涉及函数、不等式、数列、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诸多内容。对称变换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函数中的对称问题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光的反射定理、互为反函数图像的性质等所具有的对称性,进行高考命题。

例1(97年全国高考题),将y=2x的图像(),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像,可以得到y=log2(x+1)的图像。

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

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

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

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

解析:y=log2(x+1)反函数是y=2x-1,我们只需把y=2x的图像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即可获得y=2x-1的图像,再作y=2x-1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像即可获得y=log2(x+1)的图像,故选D。

例2(2002年上海高考题),设函数f(x)=sin2x,若f(x+t)是偶函数,则t的一个可能值是______。

解:由f(x+t)是偶函数知,对称轴是y轴。

又f(x+t)=sin(2x+2t),由正弦函数对称轴,知:

二、不等式中的对称问题

根据不等式条件或求证式子结构两端的对称性,考虑将证式肢解,简化为先证一个二元齐次不等式,当可类推获另两个,以拼凑成证式。

三、数列中的对称问题

根据等差(或等比)数列距两边等距离两项和(或积)相等的对称性,可巧妙设元,减少运算量。

例4(90年全国高考题),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并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是12,求这四个数。

四、排列﹑组合中的对称问题

根据所排元素位置或组合数性质的对称性特点,可巧妙解决问题。

例5(93年全国高考题),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片,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片,则四张贺年片不同的分配方式有()。

A、6种B、9种C、11种D、23种

解:给宿舍四人分别编号为1、2、3、4,其对应贺年片编号也为1、2、3、4,则编号为1的人拿2号贺年片可列出图表,根据对称性,得3×3=9种,故应选B。

例6(2001年杭州市),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若B必须站在A的右边(A,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排法共有()。

A、24种B、60种C、90种D、120种

五、立体几何中的对称问题

可采用对称变换调整元素间的结构,或通过形象补形(轴对称、中心对称、镜面对称)而连成对称.

例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BB1的中点,P是截面ABC1D1上的一动点,则A1P+PE的最小值为______。

解:如右图所示,因点A1与点D关于平面ABC1D1对称;

所以A1P=PD,∴A1P+PE=PD+PE≥DE,仅当点P为DE与平面ABC1D1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例8,如右图,正四棱锥S-ABCD的所有棱长都相等,过底面对角线AC作平行于侧棱SB的截面交SD于E,求直线BC与平面EAC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因AD∥BC,所以BC与平面EAC所成的角和AD与平面EAC所成的角关于平面EAC对称,故可转化为求AD与平面EAC所成的角。

连结BD,交AC于点O,则平面SBD⊥平面EAC。

连结OE,过点D作DF⊥OE,则DF⊥平面EAC。连结AF,则∠DAF就是AD与平面EAC所成的角。

六、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

例9(94年全国高考题),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A(-1,0)和点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和抛物线C的方程。

例10(2002年全国高考题),设点P到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

对称变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还可做更多的探讨,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