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简析小学美术教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基于素质教育简析小学美术教育工作

于海滨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134001

摘要:在教育改革模式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然落后,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求,素质教育的出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把对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上来,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感的提升。下面本文主要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新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希望能够有效推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育

一、素质教育模式下小学美术教育的新特征

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从小比较喜欢画画、美术的孩子,有利于其长大后的人格健全。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美术教育在网络发达、信息交融的时代也有了新的特点。

1.小学美术教育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应该属于感性学科,通过学习美术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但在当下,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止于此,更要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靠模式化的教案和程式化的授课就能使学生具备的。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美术专业水平高,同时更要具备将审美、想象力、创造力这种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化、直观化,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这点能力甚至强于其专业素养。

2.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以往我国的教育模式以填鸭式为主,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在素质教育视阈下小学美术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具体包括绘画、立体造型、工艺美术、鉴赏和手工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能提高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二、基于素质教育简析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1.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地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素质教育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即可。可以利用微课堂、翻转课堂、MOOC等多种途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使课堂主体突出,授课方式灵活。其次,环境的创设。教育环境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带入适合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利用环境中多方面因素进行教学。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们接触美学的启蒙,对其审美价值形成意义非凡。所以,在具体教学中的环境创设从硬件方面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前提设置,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让美术教育从创设教学环境开始。

2.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小学美术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绘画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把自然资源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还可以利用季节变化的自然资源,画出学生想象中的人物、造型,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趣味。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美术教育,不仅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满,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进行美术教育。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不同美术创作作品中都包含了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正因如此才增加了美术作品的灵气和价值。因此,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及绘画技巧,更高层次上是情感的传递。针对小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对情感的懵懂,情感融入不那么容易,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审美和发现情感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经典赏析课中能够明显感觉到有些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情感的共鸣。虽然不是那么强烈,但人的天性使然,所以加以引导,将情感融入教学,能够使美术教育事半功倍。在笔者教学中尝试导入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将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背后的故事、其美术造诣等先介绍给学生,在赏析作品时突出其内在情感,将人文性和爱国主义贯穿于教学之中。这样的尝试并不使得学生厌烦,反而学生更愿意探究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这样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融入,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实现“以美育人,可以知美丑;以术教人,可以识善恶”的教育。

4.把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在美术基础知识中,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及实用性之间一直以来存在一些矛盾,一方面,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直接的效益,因此无法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另一方面,小学美术教育不能只追求艺术性的曲高和寡,还应妥协于实用性。从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分析,将美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兴趣也是教育目的之一。所以让美术教育接地气,赋予其更强的实用性,体现美术教育的使用价值是小学美术教育不容忽视的部分。除了在学校搭建平台让学生最大化地展示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将这一平台延伸到社会。

参考文献

[1]于疏影小学美术美育教育与学生发展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3,(1),136。

[2]沈婷素质教育视阈下小学美术教育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3]袁芯仪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新思路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