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24
/ 2

浅谈高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

余艳

湖北省仙桃职业学院余艳433000

【摘要】我国高职艺术类音乐教育专业,在教育部21世界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改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高职音乐教育的办学思想、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本文宏观系统地审视了我国高职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方向,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高职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课程模式

21世纪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也是充满希望的时代。当它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音乐教师面前时,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新世纪人才是否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一、现行音乐教育课程

我国的高职学校大多是由中专师范学校改制而成的,而课程上基本上是照搬中专的教育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例如,我院(仙桃职业学院)就是由原仙桃师范学校和原仙桃市卫生学校合并主建而成。其音乐系的课程从办学之初到如今,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

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的要求,高职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高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为主要原因。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

1、师范性,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

专业的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师范院校是以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为目的,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主。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2、专业性,是指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

3、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院(仙桃职业学院)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在国外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院还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

三、音乐教育专业课自成体系

专业课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使得搬书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专业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例如,《钢琴基础教程》虽然做过几次修改但力度并不大。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例如在现今的教学模式中,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知识。

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教学实际,脱离高职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几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如我院(仙桃职业学院)今年的毕业生,真正在正规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不到半数。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人数,是因为现今就业压力过大造成的。

结语:随着世界经济腾飞,音乐已在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手机、MP3、电视等,新世纪的音乐人才不仅要有艺术细胞,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要学会把音乐、生活、科技、经济联系在一起,即为人们带来快乐,也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现行的音乐教育已出现了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

注:本文曾荣获2008年《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艺术教育论文》综合类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