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张贵

广东省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526000

摘要: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就是想要采取经济教育的形式来获取最大的德育效益。本文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精细化管理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育的阶段,校方只有加强德育,才可以在小学生的发育阶段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但有些学校只注重德育管理,没有用对方法,这就导致德育管理效用低下,只有使用了精细化管理这一模式,才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平衡发展,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素质都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伤害。随着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网络文化思想也逐渐兴起,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状况,学生在生活中或者是网络中所接触到的负面思想很容易导致道德标准发生混乱,学生也没有能力对道德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小学德育教学中应用精细化管理,从细微之处做起,明确分工,明确教育责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从而保证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能够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帮助,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

一、小学德育精细化管理概述

1.德育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精细化管理主要是要求学校能够将德育教学工作进行十分细致与明确的分工,让其能够达到标准。该种管理方式是目前大型企业经常使用的方法,在企业的监管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不可忽视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细致化管理。现在来看,精细化管理和人的主观行为息息相关,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性化监管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我国小学的德育监管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发现很多学校的管理方式依然很粗放,这就导致了德育实效性极差,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德育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1)把德育精细化管理工作应用在小学管理工作中,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近几年,由于教改的逐渐深入,我国的教育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正轨,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模式的一种,将其和教育工作融合,能够有效地加快小学德育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我国小学生基数不断加大,学校和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该种管理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德育管理能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3)将该种管理模式运用到小学德育监管中,可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学校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该种管理模式可以将学生、教师、学校三者联系起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小学德育管理现状

1.学生思想。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时期,特别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受到了父母不好习惯的影响,从而出现了错误的观念,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难以对自身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也就使得学生难以进一步更加健康成长。

2.学校教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会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递;还有一些老师在学生出现德育问题时,经常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德育变成了形式化的产物。还有的教师虽然能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但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十分落后,这也就难以使得德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3.后勤管理。国内的一些小学中,一些后勤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后勤部门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发挥自身德育的功能。一些后勤人员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但是没有为学生做出表率,致使学生对学校制度缺少了认同感,不服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4.安全保障。学生都处在成长期,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只对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对这种行为有一个认识,从而增加了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小学德育管理中的策略

1.充分发挥德育处作用。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德育处需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其二,德育处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对小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德育处需使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三,德育处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给学生一些启示。

2.充分发挥教务处职能。在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务处的职能,具体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完善德育评价的内容,把老师的德育效果和工资相联系,提升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二,需要增加监督,对态度不认真的教师进行惩罚。

3.坚持德育教育与精细化校园管理相融合。在开展校园德育教育工作中,小学校园管理者要对各个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目标加以明确,需要在以小学校长为核心的团队指挥下开展全面把关与全面抓管工作,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紧密配合下,确保德育教育能够在校园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加以渗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与教师都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建设德育校园这一目标而努力,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还需要在教师中实施“定位制”的责任制度,将德育教育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

4.德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当前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认识到小学生身心还在不断健全的现状、生活与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特点,学校可以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与各类荣誉活动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评比活动相结合,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荣誉勋章表以及德育工作检查表,定期对学生的上述行为开展检查。学校管理层与各科教师需要共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努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开展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借助自查、校查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学生德育培养的活动;比如说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课外校园建设活动,在特定的节假日,比如说植树节在教师的组织下与学生一起为校园种植花草树木,或者是定期对学校的卫生进行大扫除等等,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参与劳动的艰辛与获取劳动成果的光荣,还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赛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比赛中展示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收拾书包等劳动技能,进而评比出最具自理能力的学生,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当众表扬或者是一定的奖励。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使用精细化管理措施来创建特色校园,这也同时为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中仍存有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想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精细化的管理,进而更加高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学水平。实现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全面进步。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重点单位,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进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并且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小学德育教学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传书中学德育工作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探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4):162。

[2]冯冠祥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以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4):31-33。

[3]肖松华曾朝斌曾庆东陆世林刘香梅曹竹辉班级日志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与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2018。

[4]魏静罗骏魏园婷基于我国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现状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v.28;No.109,(1):82-87。

[5]陈毓芬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