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的根治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廖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的根治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廖锐

廖锐

岳阳县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的根治效果和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并总结患者的直肠癌的根治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肛门功能优良率为19.23%,治疗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为30.77%,治疗后12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为80.77%;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肛管直肠测压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P<0.05;本组26例患者,无1例患者死亡,无患者出现远端转移或局部复发,根治效果良好。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取得理想的直肠癌根治效果,且术后12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基本可以恢复至术前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肛门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ultralowpositionrectalcanceranalsurgeryforrectalcancereffectaradicalcureeffectandimpactonpatientswithanalfunction.MethodcollectedinFebruary2013toFebruary2014,ourhospitalof26patientswithrectalcancercases,allpatientswereacceptedultralowpositionrectalcanceranussurgery,patientsbeforetreatmentandaftertreatmentfor3months,6months,12monthstheanalfunction,andsummarizetheradicalcureofpatientswithcolorectalcancer.Results3monthsaftertreatmentinpatientswithanalfunctionwas19.23%,6monthsaftertreatmentofanalfunctionwas30.77%,12monthsaftertreatmentofanalfunctionwas80.77%;12monthsaftertreatmentinpatientswithanorectalpressuresituationbetteraftertreatmentfor3monthsand6monthsaftertreatment,P<0.05;Thisgroupof26patients,no1patientsdied,nopatientswithdistalmetastasisandlocalrecurrence,effectaradicalcureeffectisgood.Conclusionultralowpositionrectalcanceranalsurgerycanobtainidealcolorectalcancereffectaradicalcureeffect,and12monthsin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analfunctionrecoveredtopreoperativelevelsbasically,playsapositiveroletoimprovethepatient'squalityoflife,isworth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low;Rectalcancer;Analsurgery;Theanusfunction

超低位直肠癌是指距离肛缘<5cm的直肠癌[1],临床上多采用保肛手术进行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排便不尽、大便次数增多较为常见,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指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患者的肛门功能可逐渐恢复,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我院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进行直肠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8.27±2.86岁,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20例,高分化腺癌5例,肿瘤直径1.2~4.9cm,平均直径2.79±1.28cm。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直肠镜检测确定肿瘤下缘聚肛缘<5cm[2];②患者经直肠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仍局限于直肠壁内,未穿透肌层,肿瘤直径<5cm;③未见可以转移大淋巴结;④术前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⑤肿瘤未出现远端转移;⑥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②患者存在严重肝、肾疾病,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③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本组26例患者均接受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即首先将患者直肠周围间隙游离至尾骨尖水平[3],距离肿瘤下缘1.5~2.0cm处将直肠离断,切缘迅速送术中冰冻,进行病理检查,确认切缘是否具有癌细胞残留,本组26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行双吻合器吻合,3例患者行APPEAR手术,4例患者行改良Bacon手术治疗,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1.0cm2例,1.0~1.4cm5例,1.5~2.0cm12例,>2.0cm7例。

1.2.2评价指标以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并总结患者的直肠癌的根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治疗前后肛门功能使用Williams标准进行评价,即A:肛门对固、液、气体控制效果良好;B:肛门对固、液体控制效果良好,气体失禁;C:肛门对固体控制良好,液体偶尔失禁;D:患者衣裤污染频繁,液体失禁经常发生;E:固体、液体失禁经常发生。其中A、B、C为肛门功能良好,D、E为肛门功能不良,术后不同时期肛肠测压结果分别考察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最大耐受容量和肛管最大收缩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本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肛管测压的各项指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

本组26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肛门功能明显差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患者肛门功能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肛门测压结果比较

本组26例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肛门测压的各项指标结果明显差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各项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直肠癌根治结果

本组26例患者,无1例患者死亡,无患者出现远端转移或局部复发,根治效果良好。

3.讨论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术中通过保留完整的肛门括约肌功能,可完整的保留患者肛门的排便功能,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将绝大部分的直肠壶腹切除,从而降低了患者直肠的最大存储容量[4],造成直肠的顺应性下降,同时术中对直肠周围间隙的游离操作,也会诱发直肠周围组织水肿,导致直肠管弹性下降,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本次研究发现,本组26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肛门功能和肛管直肠测压指标均明显差于治疗前(P<0.05),这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导致患者的肛门功能出现短时间的缺损,研究还发现,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和肛管直肠测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手术创口逐渐愈合,患者的肛门功能逐渐恢复,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同时本组26例患者,无1例患者死亡,无患者出现远端转移或局部复发,进一步说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直肠癌的根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军,赵端仪,岳奇俊,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26例[J].腹部外科,2013,26(5):333-334.

[2]翟奉杰,穆齐金,范媛媛.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改善[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75-76.

[3]成向廷,金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肿瘤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评价[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7(5):432-433.

[4]蔡徐杰,吴继营,曾彩华,等.保护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27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