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含义的界定--—一种传播学视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含义的界定--—一种传播学视角

董艳灵

董艳灵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的增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职责之一。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也被提上日程,并受到政府和出版业的重视。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含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与维护公民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在2007年7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议上,柳斌杰署长强调了建设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构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政府和民众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成为业界人士的研究热点。在对近一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我们发现,有关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成果很少涉及到“它是什么?”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新的议题,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必须要建立在对它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才能深入。本文力图从传播学五大基本研究领域,即“主体分析”、“内容分析”、“渠道分析”、“客体分析”和“效果分析”来探讨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一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1.实施主体——政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权利”问题日益被人们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为实现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一样,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文化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公民的文化权利的实现来于政府主体作用的发挥,它构成了政府最基本的职责之一。特别是2001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实施以来,保障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被视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㈠由此可见,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在大力提倡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重视加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2007年6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柳斌杰署长指出,作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着重做好“宏观调控、科学管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监管”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正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它是我国政府整体转型和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政府是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主体,它对整个服务的构建、规划及运行起着主导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负有主要职责。第一,为全社会的公共价值观提供保障,在思想上把握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第二,为出版公共文化发展、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积极进行宏观政策上的引导和调控,协调管理;第三,为完善出版公共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环境保障,推进出版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机制,健全运行评估机制;第四,为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财政、基础设施、人才的保障,在资金方面统筹规划,建设文化产品的供给和设施网络,培养相关人才。

2.参与主体——社会力量

在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发起者、决策者、提供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特点,其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而政府并不是全能的政府,在公共财政和公共财物方面无法提供全面的保证。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政府要重视与社会的互动,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投身于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物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二、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1.出版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作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是政府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内容,它是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分支,它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必须以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基础,明确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内容、主体及措施;对全国以及各个地方的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以及规模作出具体的安排;明确各个地区以及各个层次的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操作模式、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对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人、财、物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并对积极参与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给予奖励,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2.出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包括直接为基层群众提供出版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以及为公共产品和服务送达这一基础设施所必需的渠道网络㈡。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出版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形成快速、通畅的出版公共渠道网络是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障。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涉及各级政府,覆盖全国,在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级出版管理单位都要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辐射各个行政层次、通达最基层的服务体系,真正的实现为每一个人都能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出版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人力、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才能顺利进行。基础设施和网络渠道建设完成后,需要大量人员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同时,在系统建设的不同时期,也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的投入即包括前期的建设资金还需要后期的维护资金。前期的建设资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渠道建设所需资金、出版物的购买和工作人员培训所需资金等;后期的维护资金包括基础设施的增添维修、出版物的更新及工作人员的薪酬等。由此可看,保障体系是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渠道

在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渠道的建设方面,根据农村和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渠道方式。

1.农村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渠道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落后,文化产品不足,农民群众阅读水平低,并且我国农村群众的人均年拥有图书量仅为0.1册,农民群众缺乏文化知识,缺乏读书习惯和读书条件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完善农村出版公共文化体系,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政府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由于农村覆盖面广,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在农村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要以乡镇为单位,以乡镇文化工作站为龙头,以农家书屋为基础,不断的拓展和完善农村图书发行渠道,为农民群众搭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服务平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通过送书下乡、扩大“三农”图书的出版发行,资助建设农村希望小学、为农村学生免费赠书等活动完善农村出版公共服务渠道。

2.城市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渠道建设

与我国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相比,我国城市基础文化设施水平比较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都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也擅于利用文化基础设施为其服务。

城市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渠道建设是在其已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完善图书馆和文化馆的网络信息功能,创建图书馆内部网络,盘活图书馆强大书刊资源,实现图书馆之间书刊的通借通还;建立信息平台,利用电子书刊为群众提供最好、最新的书刊。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图书和文化活动室,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文化服务,满足城市居民阅读需要。通过开展“读书月”“读书比赛”等活动,调动居民的读书热情,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客体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客体即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也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作为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人民大众来说,他们即是客体,同时他们理应也是主体之一。政府在为人民大众提供完善的服务的同时,还应该与被服务对象充分沟通,而作为客体的广大群众也应该积极的投身于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

五、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效果

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指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㈢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利。

六、总结

通过上文我们对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一个系统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如下描述:所谓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相关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公民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的基本文化权利得以保障落实的公益性出版服务机构、出版文化服务及相关活动的总和,涵盖政策法规、设施网络、保障体系等诸方面。

参考文献:

1.加快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07(10)

2.谢晋洋、向仕富、李谦、胡美卉.重庆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和建设.重庆出版蓝皮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加速建设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3.1

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25/content_6290208.htm

㈡加快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07(10)

㈢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源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16/content_6250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