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个性与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3

中国农民个性与精神

吴乙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在新时期反思文学思潮中,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是反思“历史是非”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自作品问世以来,这部作品曾在文坛引起轰动,而小说引起轰动的原因,则在于小说中对于农民的国民性批判。但是,重读《李顺大造屋》,这种反思性的国民性批判是脱离现实的,甚至是一种对农民的污蔑。

关键词:《李顺大造屋》反思文学国民性

《李顺大造屋》是高晓声于1979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李顺大”为主人公,描述了他“三起两落”的造房经历。在其经历中,重点讲述了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文革等政治事件对中国苏南农村的影响,以及对于农村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与浩劫。

自作品问世以来,小说中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各位名家名师的解读都聚焦于作品中李顺大所代表的农民形象的“国民性”。将小说的主题归结于对于李顺大“国民性”的表现。而这种反思也引起了文坛广泛关注,甚至引起轰动。

然而,在今天,我们重读《李顺大造屋》,抛开历史的种种解说,真正聚焦于中国农民的生活现实,我们会发现,小说中对于农民“国民性”的表现与批判都显得过于刻意与虚假。这样的反思是脱离现实的,甚至是对农民的污蔑。

那么,小说中的李顺大形象究竟代表着中国农民怎样的个性与精神呢?

一、李顺大造屋原因的合理性

在解放前,李顺大并没有造屋的梦想。可是,土地改革给了他造屋的希望,他家在土改期间分到了六亩八分的好田,正因如此,李顺大便立志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屋。

对于造屋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家象征着的是归宿与安定,是精神的寄托与安全的庇护

李顺大的爹、娘,还有一个周岁的弟弟,都是死在没有房子上的。亲人被活活冻死的经历给李顺大的心理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他从内心产生了对“家”的呼唤。“沉船一半做了棺材,一半翻身底朝天,在坟边造了一个小窝棚”,这样悲惨的处境更加坚定了李顺大对屋的迫切渴望,表现的是李顺大追求安全、稳定的心理,是农民对归属问题的一个主观解决途径。

2.李顺大造屋,在现实来看,是给儿子讨媳妇创造一个条件

“儿子讨媳妇,便会有孙子,没有孙子哪有重孙?”这里可以看出农民对于传宗接代的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制度始终非常稳固。儿孙满堂、人丁兴旺被看成是老人家的福分。血脉相承、家族的延续成为中国农民稳定的心态。

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又可以归结为中国农民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心理特征铸造了农民重实际黜玄想的务实精神。农业文化要求稳定的条件以满足循环的变异。

因而,就农村和现实实际而言,不管是追求安定和归宿,还是推动家族延续、传宗接代,二者都是合理的。不管是在过去的农村,哪怕是在现在的现实社会中,这样的想法都是合理的。而对其造屋原因的“国民性”理解,则是无中生有,强加给了中国的农民身上。

文中作者的描述则也显得刻意强加。

一个翻身的穷苦人,把造三间屋当做奋斗目标,也许眼光太短浅、志向太渺小了。但李顺大却认为,他是靠了共产党,靠了人民政府,才有这个雄心壮志,才有可能使雄心壮志变成现实。所以,他是真心诚意要跟着共产党走到底的。一直到现在,他的行动始终证明了这一点。在他看来,搞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主要也是造房子。不过,他以为,一间楼房不及二间平房合用,他宁可不要楼上要楼下。他自己也只想造平房,但又不知道造平房算不算社会主义。至于电灯,他是赞成要的。电话就用不着,他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要电话做什么?给小孩子弄坏了,修起来要花钱,岂不是败家当东西吗?这些想法他都公开说出来,倒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是。

将三间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仅没有眼光短浅、志向渺小,更没有所谓的农民的局限性。这样的造房原因是合理且真实的,展现出来的正是我们朴实农民的务实精神与现实理想。

二、文中国民性描写的“刻意化”迹象

小说中,作者对于李顺大形象的描写,都多少存在着不真实与刻意化描写的迹象,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国民性”。然而,这样的描写脱离了现实,对我们的农民造成了污蔑。

可是,李顺大终究不是革命家,他不过是一个跟跟派。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能坚决做到,而且品全落实,随便哪个党员讲一句,对他都是命令。

……

这种理论,毫无疑问出自公心。李顺大看看想想,顿觉七窍齐开,一身轻快。虽然自己的砖头被拿去造炼铁炉,自己的木料被拿去制推土车,最后,剩下的瓦片也上了集体猪舍的屋顶,他也曾肉痛得籁籁流泪。但想到将来的幸福又感到异常的快慰。近来的经验也改变了他原来的看法,他认为楼房比平房更优越了。因为粮食存放在楼上不会霉烂,人住在楼上不会患湿疹。看来以后还是住分配到的楼房好,何必自讨苦吃,像蜗牛那样老是把房子作为自己的负担呢。所以,他的思想就彻底解放了,不管集体要什么,他都乐意拿出来。如果需要他的破床,他也会毫不吝惜;因为他和他的老婆,都不是困在床上长大的。

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李顺大辛苦筹集了六年的造屋材料,在大跃进期间,只凭借着听从毛主席的话,以及他跟党走的思想,便轻松地全部交出,甚至不管集体要什么,他都乐意地拿出来。

这些描写可以说是明显脱离现实的,对于一个贫苦农民,自己多年的心血和血汗,绝不是一句话就可以改变自己思想的。结合农民的现实境遇,在这样的政治浪潮下,他一定经过了自己的斗争与反抗,而反抗无果后,也一定经历了无比深重的痛苦。“乐意”、“轻快”等字眼都体现了作者创作的虚假和刻意,脱离了真正的现实情况,那么这样展现出来的李顺大的国民性就也是一种强加和刻意了。

此外,文中还有多处类似的描写,例如:李顺大的感情是容易激动的,得到刘清同志的教导和具体的帮助,他的眼泪,早就扑落扑落流了出来,二话没说,呜咽着满口答应了。

损失赔偿时,文中描写李顺大在刘清的教导下感动得眼泪直流,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刘清的要求,放弃了自己的权益。然而,对于生活资料有限的农民,尤其是像李顺大这样贫穷的农民,对于自己财产的珍视程度绝不是一两句“教导”就可以让他们放弃的,这样的塑造也明显的展示出了刻意化的倾向,歪曲了农民形象的真实面貌。

因此,从文章中对于李顺大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价值倾向而产生的刻意化描写和虚假创作,这样产生的人物形象是不能展现出当时农民的真实心境和情况的,作者的描写带有了大量自我主观色彩,其中对于农民的描写也脱离了现实,形成了对于农民的污蔑。

三、对农民“国民性”理解的批判

在历来对于《李顺大造屋》的解读中,对于农民“国民性”的批判主题一直是文坛理解的主流。对李顺大的“国民性”批判也集中在主体意识的空乏、僵化的奴性意识、个体信仰的盲目跟从、强烈的个人崇拜等内容上。然而,这样的批判理解对于农民真的准确吗?

首先,主体意识的空乏

所谓主体意识,即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自主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同时,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意识是指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克服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主体意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长期的历史传统影响下,农民的自主意识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封建制度的压迫,让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生命生活处于被动状态。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下,李顺大的自主意识只能不断地被压抑。这是社会使然、时代使然、政治使然。而李顺大对于自身生命并不处于一种悲观状态下,他以造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断地奋斗努力,在这一层面下,不仅不能说他主体意识缺乏,更应该说他身上体现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为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奋斗、自强不息。

其次,僵化的奴性意识

在杨丹丹老师的文章中,曾将高晓声、鲁迅、赵树理列为写中国农民命运、个性刻画的三大家。“一直到现在,当年鲁迅所反对的奴性和精神麻木,仍旧广泛存在,这无损鲁迅形象,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存在着那种情况想要改变它时,我们便想起了鲁迅,我们是在继承他的事业”。然而,高晓声笔下的李顺大等人物和鲁迅笔下体现着中国国民性的奴性的中国农民真的是有着一样的人物形象吗?就我看来,此言差矣。就高晓声笔下的李顺大与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对比后,即可发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我麻痹等特征展现的的确是中国农民的僵化的奴性,而李顺大形象表现出的却正是现实农民的生活困境、自我愿望和社会政治倾向的对立而产生的悲剧。

最后,个体信仰的盲目跟从、强烈的个人崇拜

在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下,个人信仰的盲从和强烈的个人崇拜是整个社会的时代风潮。集中突出展现则是如红卫兵这样的积极分子。像李顺大这样的底层农民,在这样强大的政治社会风潮下,除了随波逐流别无选择,因而,这并不能构成对于像李顺大这样贫苦农民“国民性”的批判依据。

总之,在对于李顺大的传统认识中,对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所强加的“愚昧、麻木、盲从、个人崇拜”等标签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不成立的。

四、李顺大形象体现的农民个性与精神

如果说,李顺大形象展现的是对于农民“国民性”批判的主题是不成立的,那么,这样的形象背后到底展现着怎样的中国农民的个性和形象特点呢?

1.勤俭节约的农民品性

为了“造三间屋”的理想,李顺大拼命地勤俭节约,靠着一点点的节约积累凑齐了三间屋的材料。他身上体现出的正是中国农民的勤俭节约的品性精神。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生活的吃穿住行而奋斗着。中国农民的精神,在李顺大身上突出展现出来。

从此,李顺大一家,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它以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拚命的劳动去挣得每一颗粮,用最原始的经营方式去积累每一分钱。他们每天的劳动所得是非常微小的,但他们完全懂得任何庞大都是无数微小的积累,表现出惊人的乐天而持续的勤俭精神。有时候,李顺大全家一天的劳动甚至不敷当天正常生活的开支,他们就决心再饿一点,每人每餐少吃半碗粥,把省下来的六碗看成了盈余。甚至还有这样的时候,例如连天大雨或大雪,无法劳动,完全“失业”了,他们就躺在床上不起来,一天三顿合并成两顿吃,把节约下来的一顿纳入当天的收入。烧菜粥放进几颗黄豆,就不再放油了,因为油本来是从黄豆里榨出来的;烧螺蛳放一勺饭汤,就不用酒了,因为酒也无非是米做的……长年养鸡不吃蛋;清明买一斤肉上坟祭了父母,要留到端阳脚下开秧元才吃。

2.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精神

李顺大在经历了两次造屋梦的破灭后,再次拾起信心投入第三次造屋的奋斗中,他坚持不懈地天天找生产队、大队干部打证明。又天天上供销社问材料。他的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是可贵的。在李顺大的造屋理想中,哪怕经历了多少次的挫折与失败,最终他仍然选择了坚持和努力,他的身上展现出的正是中国农民朴实单纯的奋斗精神。

3.正直单纯善良的农民性格

在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做了这些腐蚀别人的事,李顺大内心惭愧,不敢告诉老书记。但是他的灵魂不得安宁,有时候半夜醒过来,想起这件事,总要骂自己说:“唉,呢,我总该变得好些呀!”

好不容易造成屋子的李顺大因为违背了与老书记的约定而自责悔恨,这样的内心展现的正是他所代表的农民正直善良的品性,不愿违背自己良心的正直。

根据文章的描写与刻画,李顺大形象所代表着的中国农民朴实善良、勤俭正直、节约善良,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性格品性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他展现出的正是中国农民特有的精神和性格品质。

对于《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形象,联系中国农民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况,对于其“国民性”批判是不成立的,是脱离社会现实的。通过作者的刻意化描写而形成的一种对于农民的污蔑。

抛开对人物的刻意虚假塑造,李顺大的身上展现出的,恰恰是中国农民的勤劳简朴奋斗的精神。聚焦现实,投映农村,我们是否应该还李顺大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高晓声李顺大造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2]杨丹丹农民国民性的想象与塑造[N].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

[3]高晓声纪念鲁迅所想起的[N].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