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观察

谭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时间为2015.5月-2017.12月,筛选符合标准的104例脑出血病患,将上述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范围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干预组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效率,保障预后,促进患者满意度上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出血;语言;肢体康复

脑出血常发生于年龄偏大人群,发生后较容易造成机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率和预后。及早给予此类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是促进康复的重点[1]。本文分析了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15年的5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出血病患做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患者52例。两组资料:干预组中有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是(59.9±4.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是(61.4±4.8)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以提高语言、肢体康复效率为重点,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这项工作在患者发病之初便开始进行,做好充分准备,于患者发病48h同时明确病情、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引导患者逐步开始各项康复训练,方法如下:①认知干预,对患者各方面认知程度进行积极干预,是保障康复效率的重点。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以简短、直击重点的语言讲解脑出血发生机制,讲解治疗和康复重点,讲解各项指标的意义,给予详尽的用药指导,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康复锻炼期间,强调积极参与的重要意义,指出配合和观察要点。②肢体功能强化训练,处于急性期时,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帮助其翻身、按摩,积极预防关节挛缩。在此期间可以帮助患者在创伤完成被动肢体训练,通过轻拍患肢或利用毛刷刺激,促进患者完成屈伸运动。若患者意识无碍,且病情允许,指导并帮助其完成手指、脚趾等主动活动循序,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增加主动翻身训练。患者恢复效率满意,再增加握手、起坐与桥式运动。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协助其完成起床训练,并逐渐增加平和、站立训练。后期着重帮助患者进行行走、走楼梯训练,并开始指导患者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洗脸等。④认知和语言功能强化训练,分为记忆、注意力、语言等几个部分进行。记忆训练时先准备几组有不同内容的图片,先抽取一张引导患者进行观察并将内容记忆,一段时间后拿走图片并鼓励患者说出图片内容。训练注意力时,在画纸上写上汉字或图形,引导患者用患肢握笔划出指定内容,重复训练并逐渐增加汉字或图形数量。强化患者的定向能力,定时的询问患者所在地区、当前日期、时间等,引导患者区分病房内物品。强化语言训练,先播放一段新闻或故事,之后与患者进行一段时间交流,交流过程中鼓励患者复述刚才听到的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讨论、提问;给患者播放感兴趣的音乐、朗诵诗歌,促进患者的大脑活动。⑤心理干预,教会患者疏导情绪、调节心理状态的正确方法,和患者分析容易导致情绪变化的原因,帮助患者认清不理性情绪。参与康复训练过程,患者需要每天多次的重复相对乏味的训练,也会遇到平台期,因此感到效果不容从前且积极性下降,甚至抵触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积极的康复效果予以及时的鼓励,后期可以组织多名患者一同进行训练,以增强患者的主动性。

1.4观察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以及ADL评分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在患者出院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统计学实施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体现,使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范围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3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危重症,不仅是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也是病情重且死亡率、致残率高的疾病[2]。患者发生脑出血,受到疾病影响,常常会发生后遗症,常见的诸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尤其年龄偏大患者,本身体质差,合并疾病多,这种状况更加严重,不仅给患者造成很大打击,也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对于脑出血患者,积极治疗非常重要,而满意的康复效果和高效的护理工作密不可分,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促进机体功能康复,对患者的予以有积极的意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若要保障患者有更佳的康复效果,还需及早予以针对性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鼓励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从而获得异常神经元与机体功能的恢复[4-5]。

本文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初便开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创造舒适恢复环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灵活制定康复锻炼计划,及早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认知、语言、肢体功能强化训练。结果提示,干预组在接受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效率,保障预后,促进患者满意度上升。

参考文献:

[1]赵晓英.对脑出血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0(89):247-.

[2]赵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0(19):136-136.

[3]陈艳梅.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0(71):250-.

[4]张晓莉,徐茜,徐娜.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0(8):70-71.

[5]刘玉珍[1].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康复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14):1946-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