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篮球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析高中篮球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实现

赖国健周琴

赖国健周琴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344100

摘要:篮球是一种比较普及,比较容易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在偏僻的地区,在一些中小学中也会有简陋的篮球设施。然而正规的高中篮球教学,应该是在特定的场地和设备条件下通过专业老师对篮球知识、技能的传授,进而组织学生学习和训练,最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系列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篮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实现,是教师要面对的一个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篮球教学目标设置实现

一、高中篮球教学目标设置依据

首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学生参与篮球课的动机相应地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尊重。我们发现学生选择篮球课最基本的动机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为了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提升竞争意识;为了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相对其他教学模块,篮球课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要强一些。

其次,重点高中的篮球数量与篮球场地、架框器材基本上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而普通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则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器材和场地上限制。显然,这对于篮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再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篮球教学有很强的技术性,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在篮球教学中应该以基本技能培养为主,其次是篮球比赛,第三是篮球互动游戏。把基本技能和战术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部分,显然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的内涵,也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划与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篮球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而早一步厘清高中篮球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使之贯彻到体育课堂上去,是高中体育教师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

二、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高中篮球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只有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遵循动作记忆学习规律,把教学内容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单个技术系统(进攻、防守单个技术动作)、两元技术系统(运球传球技术、突破投篮技术、防守对手技术等)、多元技术系统(运、传、投组合技术;突、投、防组合技术等)教会学生完成动作的顺序、用力的传递顺序及动作的节奏、方向、速度以及动作技术串联技巧等;在此基础上把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转变成为实用的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并在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最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技术的改进、完善和创新形成个人技术特长。

其次,我们应减少竞技教育氛围,增设三人一组学习、对抗教学内容。以前经常采用单个技术练习、双人成对练习进行教学,而三人一组学习练习用之甚少,三人组合是最小的小组,便于教学管理,且小组教学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意识的形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开发研究这样的教学内容。“三人制”篮球比赛是一项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运动,学生身体接触多、对抗强、练习密度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易组织、开展;“三人制”篮球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三人制”篮球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篮球技术、战术,给学生提供了效果好的实践机会,符合篮球运动开放式动作技能的要求,学生在参与中能够将所学的技术灵活运用,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运动特长的同时,体验到了体育活动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作用。

最后,内容枯燥、单调、乏味的传统竞技篮球技术、技能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学习和参与兴趣,由此大大地降低了篮球运动应有的健身效果。篮球运动具有竞争性强和趣味性浓等特点,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与教学中,篮球游戏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篮球游戏练习内容的增设,能充分体现篮球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兴趣化和人性化特点,使学生得以在身心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接受篮球运动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有效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从而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的健身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功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实现多重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课堂讲解、示范与练习,增强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接球、传球、带球技术和团队比赛规则,有步骤地提高其运动能力和参加比赛的能力。

3.生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其手、足及上下肢协调发力。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果断、顽强、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其自尊、自信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炜篮球教学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

[2]谭军在新课标下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分析和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

[3]赵文忠浅析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J].体育教学,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