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对策研究

苏义忠

苏义忠(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体校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摘要:摔跤起源于古希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19世纪末即被列为第一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进入20世纪之后,摔跤和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摔跤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并且进一步提出减少创伤患病率的重要途径,加强恢复训练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摔跤运动损伤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1-0012-02

摔跤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是一种运动员身体直接对抗,运动强度大、技术动作变化多且不规则,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它以独特的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完善结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在比赛和训练中,因为双方运动员对抗激烈,用力程度大且技术动作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机率高。伤病是困扰摔跤运动员成绩发展的大敌。给国家和自己,及摔跤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对伤病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摔跤运动属于角斗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而且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事故。而运动损伤事故一旦出现,不但会影响摔跤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摔跤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执教者应积极的对摔跤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归纳总结预防摔跤运动损伤的策略,确保教学训练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

一、摔跤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

概括来说,摔跤教学与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缺乏安全意识。在摔跤教学与训练中,很多运动损伤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多数青少年学生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也缺乏运动安全方面的知识,所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比较差,并因此引发了很多本不应出现的运动损伤问题。

其次是技术动作不合理。摔跤运动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取得胜利,并不是一味的凭借蛮力,而是要通过力量的巧妙运用,才能够摔倒对手,获得比分。但是,在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活动时,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平均年龄也比较小,所以对摔跤运动的项目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就掌握摔跤技术动作的要领,也常常会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而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就是引发摔跤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是运动负荷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摔跤运动属于个人直接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训练中很容易出现身体疲劳的问题,如果教练员在开展摔跤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所安排的运动负荷过大,超出了学生机体的承受范围,那么就更容易引起学生身体的疲劳。而如果在身体疲劳的状态下,继续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一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另外,在运动负荷过大的情况下,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常常会使得学生机体的某个部位或者是某几个部位的负荷量过大,因为局部负荷过重的问题引发运动损伤。例如:在开展摔跤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腰部、腿部以及手部等的训练为主的,与此相对应的,负荷量就会主要的集中于膝、腰以及肘等部位,此时如果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过大,那么常常就会因为这些部位局部负荷过重引发运动损伤。

最后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由于摔跤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在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之前,如果没有开展充分的准备活动,就直接进入高负荷、大强度的教学训练环节,往往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二、摔跤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摔跤教学训练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降低运动损伤事故的策略:

首先,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降低摔跤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出现几率的一项根本性质的措施。而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要做好技术辅导工作,通过技术辅导工作,来及时的矫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以降低因为技术动作不合理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几率。在矫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时,教练员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技术动作必须要符合力学结构原理;二是,学生的技术动作必须要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只有满足了以上两点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技术动作不合理而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问题。

再次,要注意教学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训练活动科学组织,以确保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安全实施。在制定教学训练计划和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时,教练员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专项技能水平等实际情况,并据此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计划,尽可能的避免因为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担过重引发运动损伤问题。

最后,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注意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训练时的气候条件和教学训练条件等合理确定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二是在组织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注意通过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来让学生的机体得到充分的活动,为后续的教学训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马三忠,郭宏.西藏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13.03.

[2]杨爽.河南省郑州市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损伤和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