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应用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应用意义

赵建荣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中心卫生院河北唐山064302)

【摘要】目的:探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实验组依据不同的菌种类别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愈率为68.0%,无痰者为28.0%;实验组治愈率为92.0%,无痰者为76.0%。二组疗效比较,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无痰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二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及时进行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实验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实践意义。

【关键词】真菌;院内感染;实验室检验;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46-02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1]。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真菌诱发院内感染不断上升,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2]。因此,充分了解院内感染的真菌种类和临床检验价值,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对2012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50例进行实验检查和诊疗分析,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50例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院内真菌感染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例14,女性11例,年龄在18~76岁,平均年龄为(42.14±5.38)岁;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在20~82岁,平均年龄为(45.16±5.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室检查

1.2.1直接镜检①皮肤鳞屑、毛发、甲屑等标本滴加10%KOH镜检;②脓液、尿、痰、分泌物等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镜检;③若检查新型隐球菌,取脓液或脑脊液标本加一滴印度墨汁染色后镜检,阳性者往往会看到其肥厚的荚膜。

1.2.2培养检查各种类型的标本除做直接镜检作初步鉴定外,确定鉴定关键要做真菌培养检查。取材方法:皮肤、毛发及指甲损害部位,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消毒后,刮取病损标本直接接种。若为活组织、分泌物、尿、血、痰等标本,在无菌情况下取材,标本接种于培养基,25℃或35℃孵育24小时后根据菌落特点、生化性状鉴定。观察菌落应注意下列各点:第一,菌落生长的速度,分为快、中等、慢;第二,菌落有酵母样菌落、细菌样菌落及丝球状、绒毛状、棉絮状、粉末状、膜状或胶状菌落等;第三,菌落有黑、白、红、绿、黄、紫各种颜色,这些都是鉴定真菌的重要依据。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25例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菌种类别分别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认真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有无痰等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系统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组间计量资料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50例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和治疗,对照组住院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治愈率、无痰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3.讨论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3]。近年来,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抗生素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尤其是真菌所造成的感染,主要依靠实验室检验并紧密结合临床才能确诊[4]。因此,对于真菌引发院内感染,必须早期进行实验检查,一旦培养出真菌,应尽快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必须紧密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作出是否真菌感染的诊断,若确诊为真菌感染,临床医生须尽快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以控制真菌的感染,才能促进患者预后,早日回复健康。

本文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直接镜检、培养检查,对照组依据检查结果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根据不同的菌种类别分别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其治愈、无痰比例、住院时间、正常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这充分说明,对于真菌引发院内感染,不仅需要实验室精准检查,而且需要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这对控制院内真菌感染和提高临床治疗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不断探讨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朝阳,金小花.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37-38.

[2]]张文菊,徐月.注重关键要素有效实施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杂志,2008,1(10):1416-1418.

[3]陈利华,郝容慧.重视医院感染损失经济学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7,77:114-115.

[4]李颖霞,王书会,邓钰,等.ICU应用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