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规范重复使用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健康教育对规范重复使用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影响

陈艳红

(福建省厦门中医院内分泌科福建厦门361001)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更换情况,找出患者的误区加以改进。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例。发放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一次性针头使用情况调查表》,了解患者对胰岛素笔用注射针头的更换情况。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相应的教育措施,出院时再次进行调查。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患者对使用针头的认知情况,使用频次有显著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重复使用针头危害的认识,减少了重复使用针头注射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糖尿病;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45-02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胰岛素笔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手段。胰岛素笔是目前胰岛素治疗最常用的注射工具,它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注射是疼痛轻微等优点,已被广大糖尿病患者接受使用[1]。通过对80例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更换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做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提高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6~68岁。小学及以下文化层次者占8%,本科几以上文化层次者占35%。均排除合并重大疾病、严重并发症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2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及出院时对针头使用情况及更换频次进行调查,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教育干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教育干预后一次性针头使用频率<2次者较教育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教育干预前、后一次性针头使用情况比较[n(%)]

注:与教育前比较P<0.05

3.讨论

3.1胰岛素笔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现象严重

目前市场上使用普遍的有BD针头,为一次性使用产品。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出现毛刺、倒钩,不仅会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更可能因多次摩擦引起皮下组织的损伤,导致皮下组织增生和硬结,出现胰岛素吸收不稳定而无法有效的控制血糖,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针头在皮肤内折断,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对使用胰岛素笔的病人要进行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风险教育[2]。

3.2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最近几年,胰岛素治疗越来越被广大糖尿病患者所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越来越细化,尤应加强对注射技能的教育培训。

3.2.1普及教育:向患者展示电镜下已使用1次、6次、12次的针头照片,引导他们观察其中的差异,得到初步直观的感受,并反复强调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

3.2.2亲身体会:患者观察注射部位局部皮肤的变化情况,如有无红肿、硬结,让患者亲身体会对比每次更换针头和重复使用针头注射时的疼痛感。

3.2.3强化意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每次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及时丢弃使用后的针头,强化患者更换针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3.2.4经济原因: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针头已纳入医保范围,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健康教育是促使患者遵守医嘱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要重视一次性针头的使用频次,有效改变不良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损伤。此项教育干预可以提高胰岛素笔使用的疗效和价值,提高和改善患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玲,范丽凤.50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运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教育的调查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6,12(7):637-639.

[2]李巧云.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