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凭借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王可军

◇王可军

(渠县涌兴镇第三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就新教材的特点在新的教学方式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把学习兴趣激发放在首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的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就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能力大小不在于只“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掌握知识。具体做法是:(1)在故事情境中激发兴趣。

如在上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听说过刘三姐吗?大家都知道刘三姐是一位对歌能手,当地的几个秀才认为自己的学问很大,于是找刘三姐对歌:秀才甲: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么分得清?刚一唱完三个秀才哈哈大笑,自认为把刘三姐考住了。看过故事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怎样分,急着想回答,可还有很多同学想知道怎么分。于是我请学生回答: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家门,剩下三条。。。。。学生忙瞪眼问:怎么答?我接着说:财主请来当奴才。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我于是说:刘三姐巧妙回答,使三位秀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学们想想,这实际是什么问题呢?这实际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整数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共有12种可能,我们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相信你也能如刘三姐一样聪明,这一堂课在故事中开始,引人入胜。(2)在悬念情境中激发兴趣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时安排一个猜数游戏。让学生们每人准备一张数学卡(100以内),让学生用自己的卡数去乘以2再加上面然后说出结果。教师立即猜出学生所持卡数,当老师猜出后,学生会对此感到惊奇,从而佩服老师。之后告诉他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他们也行,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听课的劲头十足,信心大增,因此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实践深化作为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数学是应用的科学,可我国教育中数学应用应用问题被忽略也是一个存在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学的应用是越来越多了,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华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几乎所有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应用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内容围绕一些新型领域的产生下的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等问题展开,同时提供大量的具有启发的性的问题,设立了“观察与思考”,“做一做”,“探究”等栏目,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动手动脑在合作与思考中获得新知识。还有那一篇篇妙趣横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领会贯通,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引导者,归纳者。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后我补充了:电话付费方式的选择,21世纪的理财观等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生活的专题。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如让学生描述与出租车有关的数学事实(诸如,车费与行驶路程、起步价等有关;耗油量与行驶路程有关),实践证明,学生兴趣高,掌握得牢,效果越明显。而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作为提高质量的突破口

首先,要让学生多做实验,勤于实践。旧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很多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如探索不等式的性质时用托盘天平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后归纳,那样学生会更易理解。

其二,要让学生多合作交流。对于很多问题,我总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是男女生分组竞争;有时是小组讨论后请学生上台讲解,不足的让其他组的学生补充,所以整个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主动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到知识。

其三、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开放的课堂模式。在传统教材的教学法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新课程则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来引领课堂。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有一道题:52名学生到一公园划船,皮划船5人一只,租金为160元;手划船3人一只,租金为105元。请你设计一种坐船方案,使所用费用最少。于是同学们全部在想,很快有人说出了:10只皮划船,1只手划船,共用1705元,是如何算出的。话还没有说完,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老师,他说的不是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是1700元……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活跃的时机,让更多的人来发言,谁对谁错?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于是同学们在这种平等开放的课堂中快速开动大脑,很快,又有学生说还有更便宜的,1640元。但很快有人就说,不对,那是你算错了……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整个课堂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之交流,让思想碰撞火花。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感激,也来源于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同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民主平等的,对待问题人人都有发言权,甚至讲错话的权利,那样基础差的学生也会积极的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从从有话讲,人人有收获,人人得到发展。

最后我还认为,作为一线教师,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只靠已有的教学经验,还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深入实践,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美育教育,一类是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如《九章算术》、秦九韶法;另一类是图形数学的特殊美育,如圆、正方形、杨辉三角等。这几类作为美的载体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是有重要作用的,这更有利于我国数学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