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乐奠基学生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用快乐奠基学生未来

牟建胜

牟建胜山东省栖霞市松山中学265300

教育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它是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的历程,是奠基孩子们赢得未来的基石。素质教育的实施已18个年头,但孩子们的现状又究竟改变了多少呢?孩子们整天忙碌在课堂、作业、辅导之中,思想上承受着家长、老师们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快乐吗?在这些沉重的课业负担中又怎能获得适应未来的能力?教育本应是完善自我、迎接未来的路径,却越来越被异化为获得利益和声誉的工具。这种过于强调工具价值的教育,造成了我们孩子生命中道德和意志品质的矮化。教育的这种缺失,无法让孩子在快乐的心境中成长,也就无法为孩子奠基未来!“富二代”、“00后”只是社会给孩子们贴上的标签,他们的一言一行才真正折射出教育的力量和影响。“马加爵杀人案”、“江苏学生群殴教师”等焦点事件触动着社会的神经,也拷问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到底有没有给予他们迎接未来的能力,是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以校长之责任担当,我提出了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的学校发展框架。一体,即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主体地位不动摇;两翼,即在小学部以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快乐活动日”建设两项特色课程为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我觉得如果把“快乐活动日”的落地生根比作一个梦想“破茧成蝶”的话,可以说它经历了“启梦——筑梦——逐梦——圆梦”的心力路程。

一、启梦——学习快乐,比翼双飞

2015年10月,在全体教师会议上,结合我校小学段教育现状,我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框架,并就“快乐活动日”活动课程开设的设想、目的、思路进行了阐述。会后我们从全体教师、部分学生、部分家长三个层面,就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等问题发放问卷260份,从调研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虽然有个别老师和家长对“快乐活动日”课程实施的效果有点担忧,但所有的人都表示赞同。就问卷中的意见和建议我亲自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和总结反馈,并分别与各处室主任、基层骨干教师代表进行座谈,逐步理清了思路。此阶段是为“启梦”!

二、筑梦——集思广益,共绘蓝图

2016年学期初,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逐级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并下发了《松山学校小学段活动类课程实施方案》。有关教师根据方案要求和自身特长向学校提交《活动类课程开设科目申报表》,经学校统一研究共批准开设24种活动课程,并制作了活动类课程选课一览表,以海报的形式将各类课程的主题特色、授课教师、活动地点等公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自助式”选课。学校汇总统计,并根据人数和授课教师意见进行相关调整。此阶段是为“筑梦”!

三、逐梦——前行脚步,从未停歇

2016年4月份开始,每周三下午,“快乐活动日”——“走班式”活动类课程正式实施。衷心感谢小学段参与课程活动的同仁们,初始阶段在没有任何待遇和考核约束的状况下,他们以“看在学生份上”的天性、以“凭着良心教书”的崇高师德、以饱满的热情捍卫我们尚在“困境”中的教育。课程实施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改善活动环境,提高课程质量,并探索制定了《活动类课程师生考评办法》,从工作量、活动能力、活动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学期末评选优秀活动课程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从活动参与情况、思维品质和基本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每学年末以此对通过考核的学生颁发合格证书,获得合格证书的学生下学年可以再申报该活动课程。学生如果全面掌握了该活动课程的全部内容,经过辅导老师考核可以为其颁发结业证书,获得结业证书的学生下学年可以选修其他课程。此阶段是为逐梦!

四、圆梦——快乐梦想,我们来“圆”

“快乐活动日”的诞生,让星期三成为孩子们双休日之外的又一个“节日”,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收获了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收获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它激发了学生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密切关系的乐趣,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处事,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学习,他们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短短的时间内,有的孩子的作品已经获选代表栖霞市参加烟台市科技创新大赛。坦率地讲,我们的“快乐活动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走在实践的路上,但只要我们齐力同心,坚持以实践为载体、以快乐为情感纽带的立体化、多元式、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必将在持续改进与不断磨合中逐步清晰,我们理想中的教育终将会款款向我们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圆梦”不是梦!

五、学校应该成为什么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应该是‘儿童的王国’,应考虑孩子的情感、个性、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避免过分的成人化和功利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九俊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到处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奶是指知识教育,蜜是指精神愉悦。”青年学者肖川这样解读过:“在我看来,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人格受到平等尊重、自尊心受到保护、身心受到呵护的地方;应该成为学生周一愿意背着书包来、在上学的路上不会故意徘徊、在校园里能够感受到快乐、在课堂上能够体现存在价值的地方;应该成为学生毕业后觉得有过激情、有过收获、有过恩师的地方。”

愿我们的付出能使学校成为荡漾着美、诗意、真情和智慧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