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广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张兰妹

张兰妹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积累语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积累语言;写作水平;习惯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熟练的语言技巧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落实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正如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就像阵地上储存的弹药一样,是万万匮乏不得的。下面谈谈培养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做法:

一、掌握课本词汇,在学中积累语言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材料。通过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通过掌握课本词汇积累语言,让学生“胸藏万汇”,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吞吐自由。

掌握词汇,必须掌握该词汇正确的读音、书写和意义。1994年元月,某市期末统考,高中一年级作文试题是《邂逅》,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评卷结果作文得0分的占百分之三。这是历年统考中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分析原因,是因为有的考生根本就不认识这两个字,更谈不上会写与理解。可见,掌握词汇的音、形、义是积累词汇的最基本的要求。

语文词汇,因其感情色彩、使用限制和词语搭配关系的特殊性,必须学会运用,才能说掌握了该词汇。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做连词成一段话的训练,利用词语的特殊连贯性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积累运用词汇,并从中发现错误,集中加以纠正,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作文和讲话中经常使用学过的词汇,对这样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学生觉得课本上的词语是听得见,用得着,易理解,能运用的,从而加深词语印象,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其掌握词汇的信心和兴趣。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加强熟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学生如果能对语言文字做成千上万次的重复,那么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就能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就能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学生使用起来就能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其次,课内外的名家名篇,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通过背诵,可以培养语感。而熟读、背诵的东西多了,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行文气势等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向舌尖,流向笔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学生对精词妙语、佳段名篇等不加积累,写作时,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表达时就会语言干瘪,言不由衷……毕竟,“没有库存的输出是贫乏单薄的,没有汲取的输出是干枯无味的。”

可以说,加强熟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人曾作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须将《论语》、《孟子》、《诗经》、《礼仪》、《左传》等40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我们中华名族素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古代名人在读书背书方面都曾下过苦功夫,如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文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再看现代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而中学生正处于记忆能力飞速发展时期,如果能在脑子里牢牢贮存二三百篇古今美文,那么在平时的写作中,就会少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了。因此,经常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以促进课内外诗歌的教学,激发学生熟读和背诵的热情。

三、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不是无源之水,是因为有个不枯竭的“源头”为它不间断地输送“活水”。同样道理,要使作文这块“方塘”美妙迷人,也必须通过“阅读”这一“源头”为它补充“活水”。先贤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丰富自身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有位考生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之所以令阅卷教师“拍案惊奇”,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该文“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晓畅,文采飞扬”。且文章能围绕中心,引用大量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等等。文章能写成这样,完全得益于作者平时广泛的阅读和长期的积累,作者蒋昕捷的话点破其中玄机:“上小学后,就开始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最神往书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每年暑假都会翻出来读一遍,算起来读了至少三四十遍,……此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

阅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地给学生开列阅读书目。因此,除了推荐中考考纲规定书目外,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初一上学期:《木偶奇遇记》、《草房子》和《飞鸟集》等。七年级下学期:《汤姆叔叔的小屋》、《围城》、《文化苦旅》等。八年级上学期:《沈从文散文选》、《骆驼祥子》、《巴黎圣母院》、《简爱》等。初二下学期,郭沫若戏剧《屈原》、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莎士比亚的悲、喜剧等。九年级上学期,以短篇小说为主,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等外国短篇小说家的作品等。九年级下学期,以中外现代诗为主,徐志摩、戴望书、海子、雪莱等诗人的部分代表作等。

四、加强写作训练,在写中积累语言

大量的写作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有的学生积累语言量多,但保持时间却是短暂的。究其原因是对语言信息理解不充分,并且运用机会少。而大量的写作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联系,并进一步加强对库存语言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就像把“无数的点构成线一样”。久而久之,自然会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收进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大量的练笔,还可以促使学生大脑内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从而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促使学生的写作语言由量变到质变。

在一次题为《让诗词为你的作文出彩》的写作训练中,同学们平时积累的东西喷涌而出。示例一:今天家里大扫除,我的任务是移冰箱。我怀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来到冰箱面前。可当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情况下。它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时,我算理解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无奈和辛酸。韩愈,你说的太对了,啍!老虎不发威,当我是Helloketty。既然,我身高不如它,体重也不如它,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于是爷娘闻女声,出手相扶将;阿姊闻妹声,扔下扫把来;小弟闻姐声,双手用力推冰箱。终于,“冰箱何处达,归到角落边。”示例二:妈妈,你在他乡还好吗?不知你在遥远的地方,是否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与感慨。为了我,你过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工资少”的劳苦生活。为了我,你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呕心沥血。虽然您在千里之外,但我在此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话语祝福您;请您珍重。为了让您的辛苦有回报,我会以“惧怀逸兴状鬼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心态去冲刺中考!习作中巧用、化用诗词、俗语及名言警句的语句俯首皆是。这都归功于平时的积累。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作为教师都要真诚地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勤奋写作的兴趣。学生的大量习作,可采用教师浏览、学生互改的方法。这样既为学生大量写作创造条件,激活了其本身的语言积淀,同时学生在“看看他人,比比自己”的意识中又乐于吸收他人的新鲜词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总之,如果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积累丰富语言,加强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平时注意培养这一方面的好习惯,那么我们的写作水平必将大大提高,必将收到花功于平时,得益于一生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二中

邮政编码:51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