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野下学生体育兴趣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1

阳光体育视野下学生体育兴趣探讨

张超

张超(四川理工学院体育部,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系统工程,学校是开展阳光体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是参与的主角,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事关阳光体育运动中长期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体育兴趣;阳光体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25-01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政府部门为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而发出的号召,是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行动导向。其开展的目的主要是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的重文轻体的不良现象和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现状,旨在回归“素质教育”中的体育功能,通过阳光体育运动让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增强民族体质服务。同时,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促进我国教育和学校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系统工程。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为目的,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达到锻炼身心,娱乐益智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健康思想认志,促使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深入落实阳光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归根结底回到主体还是在于学生自己本身。因为社会、学校、教师的影响都只是客观因素,只能发挥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学生本身对体育的兴趣才是关键所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产生了一种新型体育活动方式,所提倡的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对学生而言十分新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但是好奇心一过新颖的体育活动方式又会变得老套死板,这就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只有帮助学生认志体育对人的直接作用不仅仅只是强筋骨、强意志,还是帮助学生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重点,可以通过拔河、迎面接力等许多大众化的集体性活动都能有效地将学生们凝结在一起,在欢乐中赢得荣誉和团结,在失败中赢得勇气和宽容,从思想上激发学生强身健体的求知欲和锻炼欲,当学生的兴趣与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不断地促进兴趣的发展。同时,现代社会科技信息的发达,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能经常观看NBA、足球联赛等众多体育赛事,学生们对喜欢的体育明星的崇拜只要运用得当也能激发本身对体育兴趣的提高。

二、改革现行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内容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阳光体育背景下,现行的体育课都采取了这种方针,以便更贴近于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值得提倡的,实践得到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能因此就松懈,应该继续积极创新在教材和内容上多下工夫。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趣味性,把教学内容的知志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三、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和业务素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专业的理论知志的提高和教学形象的树立都是应该注重的方面。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如果在理论知志方面教师本身都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当学生提出质疑得不到帮助时,那将会是多么尴尬的局面!势必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随着阳光体育的推广,在社会上也卷起了一阵锻炼体育的热潮,广场上无论白天黑夜也能看到许多老年人集体扭秧歌或其它集体性活动,社区里各种体育社区设施随处可见,成年人也爱上了去健身房或者练瑜伽等各种身体锻炼活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也给群众体育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学生作为年轻人在主观意志上还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时社会上所表现的又是积极向上、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现象,一传十,十传百使得更多的学生或自愿或被动地都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社区体育设施的普及让那些以前因没有锻炼器材或场地而放弃锻炼的人们又重新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全民健身让那些因个人锻炼感觉到孤独而放弃锻炼的人们又重新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所以,社会因素对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7]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7.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体艺[2006]6号文件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06.

[3]李小刚.对阳光体育工程的几点解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